被譽為「台灣DRAM之父」的高啟全,轉戰中國紫光集團5年合約期滿,10月1日起正式離開紫光集團;多位半導體業者表示,高啟全與台灣設備及晶圓再生廠商辛耘(3583)攜手合作,創業晶圓再生事業,在靠近武漢的黃石投資興建12吋晶圓再生廠,規劃2021年下半年量產,並可望逐漸貢獻營運。(本報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被譽為「台灣DRAM之父」的高啟全,轉戰中國紫光集團5年合約期滿,10月1日起正式離開紫光集團;多位半導體業者表示,高啟全對未來想做自己的事情,其實已「超前部署」,他與台灣設備及晶圓再生廠商辛耘(3583)攜手合作,在靠近武漢的黃石成立錄億半導體12吋晶圓再生廠,已在興建中,規劃2021年下半年量產,並可望逐漸貢獻營運,最大月產能規模40萬片。
據了解,高啟全與辛耘合資建12吋晶圓再生廠計劃案,推手來自高啟全,他與辛耘同為主要股東,晶圓再生技術將來自辛耘。資金規模、產能規劃與合作具體內容,高啟全與辛耘可望擇期出面對外說明。
業界推估,1座晶圓再生廠經濟規模量若以10萬片月產能計算,包括建廠與購買設備至少約新台幣20到30億元之間,相較於千億元的晶圓廠投資案,投資相對小很多;中國有市場,以辛耘長期累積的技術能力,結合高啟全在中國的人脈,應可獲利,日後若能在中國掛牌上市,從資本市場的投資報酬來看,可能更高,加上是半導體供應鏈的一環,中國官方策略支持,促使雙方合作創立晶圓再生廠。
高啟全長期在記憶體業,要跨足創業晶圓再生事業,不免令業界感到不解,但這其實是有緣由的。高啟全曾是辛耘的獨立董事,與辛耘的董事長謝宏亮是結識已久的業界好友;謝宏亮創業辛耘40多年,以代理電子設備與儀器起家,跟著台灣半導體業一起成長,也跟產業大老都熟識,高啟全從旺宏到南亞科、華亞科,就一直與辛耘有往來。
辛耘去年年中就已獲經濟部投審會通過,赴中國投資晶圓再生廠,為台灣業界第1家提出申請的廠商,初期投資金額為人民幣1億元,辛耘雖未透露投資設廠地點,但從人力網站也可見,辛耘已正在找人員在台受訓半年後,再派駐辛耘子公司正在建廠的黃石廠工作,跟業界得知合資案在黃石正投資興建12吋晶圓再生廠,可說不謀而合。
高啟全與辛耘合作的晶圓再生廠被列為湖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取名錄億半導體,該公司目前的法定代表人為辛耘總經理許明棋,總經理蔡崧源曾任職華亞科、長江存儲。根據官方登記資料顯示,錄億的註冊資本額為2900萬美元,今年中變更為3家公司合資,致遠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新加坡LVG集團持股25%、另1家外商持股25%。中國媒體日前則報導,錄億半導體由台灣辛耘、漢民科技、新加坡LVG集團、昆橋資本投資管理公司合作成立。
蔡崧源日前接受中國媒體受訪指出,中國還没有12吋晶圓再生供應商,希望錄億半導體项目能盡快完成廠房的建設,早日通過客戶驗證,提供12吋晶圆再生,取代國外供應商。錄億建廠施工中,預計將在明年第1季開始搬入機台,第2季進行試產,第3季開始始供應中國國內晶圆再生,包括供應長江存儲等晶圓廠作為晶圓測試、擋控片用途。
根據資料顯示,錄億半導體投資項目於2019年6月簽約,落腳黄石開發區鐵山區,計劃總投資金額為人民幣23.13億元,其中設備投資總額為21億元,共分4期建設,產能合計40萬片,其中1期投資7.78亿元,將建1條晶圆再生生產線,月產能規模10萬片;2期投資額4.86億元,將增1條晶圆再生生產線,月產能共達20萬片;3期、4期均投资5.245億元,將分别再增設1條晶圆再生生產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