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資變當沖客?凱基台北量暴增疑雲重重

2020/09/23 16:30

檢視外資在凱基台北的下單紀錄,竟都是當沖或隔日沖短線進出,幾乎只為賺取退佣而交易,但使用高頻交易的手法,卻對其它投資人極不公平。(資料照)

德意志恐背黑鍋? 另有外資涉入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凱基証券台北分公司日成交量暴增,一度超躍元大證奪下市佔龍頭寶座,引發主管機關調查,但證期局最後竟罕見點名是「德意志證券」8月退出市場,轉單所致,市場人士質疑,「真的是德意志證券嗎?還是市場上所指的另一家歐系外資券商?」

業內人士指出,從資料顯示,凱基台北自6月起,日均量就突破百億,且從個股買賣均價與張數來看,根本就是當沖或業內間的隔日沖手法,這種價差少到只有1到2元,甚至不到1元,主要以賺退佣為主,據悉,若交易量如此巨大,退佣恐怕高達12元(編按:指成交量1萬元退12元)甚至可能意思收一點手續費,此模式較屬於市場常見主力與大戶手法,不太可能是外資作為。

若真是外資,那6、7月又是哪些外資所為,況且如此巨額交易,外資是否有拿出「足額證明」,並拿到董事長或董事會交易批准,對於法人諸多質疑,主管機關有必要說清楚,而不是以「無問題、無異常」簡單1句話帶過,讓外資殂殺國內投資人,把台股當提款機。

對於凱基台北日成交量飆速成長,雖然證期局與證交所接連出來表明,沒有任何問題,但業內人士卻不這麼認為,反到認為,主管機關的說法,曝露更多疑點,且應不是如証期局所說是德意志證券1家外資所為。

凱基台北日成交量6月就暴增 德意志8月才撤台

據指出,首先從證交所的新聞稿,就足以「打臉」證期局的說法,證交所在22日記者會指出,凱基台北6至8月份成交金額日均量分別為98億元、137億元及151億元,顯然可以發現,凱基台北在8月下旬德意志證券退出市場,轉而將大批經紀單轉下在該據點之前,凱基台北的日均量就已大飆升,證期局是否有調查6、7月交易量暴增,究竟是外資,或是主力、大戶所為?

市場人士指出,若如證交所所言,外資佔凱基台北約9成的交易量,那在德意志證券下單前,到底是那些外資下的單,讓凱基台北成交量暴增?

其次是,從6到9月,凱基台北每個月個股成交的均量來看,應該不是外資所為,業內人士指出,從6月起,世芯-KY(3661)、國巨(2327)、祥碩(5269)、矽力-KY(6415)、立積(4968)、玉晶光(3406)、大立光(3008)等標的,一直是該凱基台北客戶鎖定主要標的,成交量一直穩居在月排名前段班,

凱基台北成交量集中在世芯、國巨等個股

且其買賣均價與買賣張數,幾乎都非常近,這顯然只有當沖客或隔日沖才能做到,與一般外資手法完全不同。

據市場入士研究指出,以世芯-KY為例,6月份,買的張數是5320張,賣則是5232張,買賣只差88張、而買的均價為404.08元,賣的均價為403.3元,不但沒有賺還到賠;7月份,買4918張,賣4865張,買賣張數只差53張,而買的均價為530.98元,賣均價為533.83元,頂多就只有小賺;8月份,買6341張,賣6581張,賣超240張,而買均價為627.15元,賣為631.78元;9月份,買11847張,賣11886張,賣超39張,而買均價為471.39元,賣均價為474.28元,從這4個月來的交易,也只有近2個月有小賺。

另以矽力-KY為例,6月份,買467張,賣392張,只差75張,而買均價為1709.03元,賣均價為1711.96元;7月份,買615張,賣541張,買賣張數只差74張,而買均價為1813.7元,賣均價為1802.5元;8月份,買719張,賣768張,賣超49張,而買均價為1781.49元,賣均價為1781.31元;9月份,買385張,賣377張,買賣差8張,買均價1775.55元,賣均價為1784.44元,幾個月交易下來也是頂多小賺。

些微差價就賣出 只賺退佣

業內人士分析,凱基台北從6月起,交易量大的個股買賣張數與買賣均價來看,很多張數都非常近,且差價也很非常小,根本就是當沖客或隔日沖客,很多價差根本少到只有1-2元,甚至不到1元,主要就是以賺退佣為主,較屬於市場常見主力與大戶手法,不太可能是外資作為。

據悉,只要是大券商的大客戶,大量交易,退佣12元是很常見,若交易量非常大,且足以影響到證券的市佔,那麼有可能只收一點點手續費,跟主管機關交代,其他都退佣給客戶,客戶光手續費天天就賺飽,自然不在乎價差。

業者指出,若真為外資,他們通常只做套利或現股投資,而不會做當沖,因為當沖是需要在急短時間做出交易判斷,而外資跟本沒有辦法做到,較有可能就是個人戶、主力等,透過外資的帳戶進行交易。

姑且不論,是否有個人戶透過外資帳戶進行交易,若真如證交所所言,凱基台北9成單是外資所下,那麼在8月下旬德意志證券下單給凱基台北前,6、7月又是那些外資所為。

單一外資巨額成交 是否有「足額證明」

更有業內人士指出,若真如證期局點名,凱基台北日成交量暴增是德意志證券,那麼單1外資,天天如此巨額的交易,那他是否有拿出「足額證明」,並拿到董事長或董事會交易批准,因為如此巨量交易,已不是分行主管,甚至總公司就可決定,而是需要到董事長或董事會來決定,且需要批准才行,且其巨額交易量可能佔掉這點所能下單的額度,且將衝擊到其他客戶下單,從種種的分析來看,應不是單1家外資所為。

對於法人諸多質疑,主管機關有必要說清楚,而不是以「無問題、無異常」簡單1句話帶過,讓外資殂殺投資人,把台股當提款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