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經濟靠內需救?消費者支出疲軟 內循環無力起飛

2020/09/07 23:23

中國消費者支出疲軟,內需市場實難撐起國家經濟。(彭博)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月提出更聚焦於內需市場的「雙循環」計畫,認為這是中國在動盪敵意的世界中得以生存與繁榮的「戰略抉擇」,不過專家認為,中國人民的購買力不足,而偏袒國家與富人的國家財富分配系統是造成中國消費者支出疲軟的主因,若不對該財富分配系統及其經濟成長模式進行痛苦改革,雙循環戰略難以成功。

南華早報報導,華為王姓前海外經理2019年辭職回河南省與家庭團聚,他經營線上交易,希望將芝麻、蜂蜜等在地農產品出售給願意為品質多花點錢的城鎮消費者,1年過後,在耗費人民幣30萬元(約新台幣128萬元)後,他坦言,犯了高估中國消費者需求與購買力的錯誤。

為了節省開銷,他將辦公室從鄭州搬到1年租金人民幣1萬元(約新台幣4.3萬元)的鄉下。1名朋友介紹他廣東東莞1位出口製造商,由於出口訂單急降,大量襪子囤放倉庫,然而王發現很難替他販售襪子。他說,「完全行不通,出口的襪子品質很好,製造商希望每雙襪子至少賣5到10元,但在地人通常10元買4、5雙襪子,沒有人會超過這個行情買襪子」。

生意慘淡迫使王刪減可支配支出,他說,由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使所得減少,加上經濟展望黯淡,沒有親友會擴大支出。

他的境況反映中國國家主導的成長模式所導致消費支出疲軟的深沈問題,在習近平宣佈雙循環計畫,希望建立龐大內需市場,遏制國家對出口的依賴之際,消費者購買力不足的問益發棘手。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本月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將達1萬4000美元(約台幣41.7萬元),至2025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中等收入的消費者至少5.6億人。

南華早報報導,學者質疑中國能否將其成長引擎從國家領導的投資及出口移轉至消費者支出。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 )指出,習近平的新戰略只是經濟朝消費再平衡的舊計畫,但該計畫需要大規模的財富從國家轉移至家庭,而此過程不容易達成。

中國許多消費者的購買力正日益衰弱。廣州的珠寶商徐發說,今年其連鎖店的業績大幅下滑,「拜金價勁揚之賜,第2季的需求量,特別是黃金較第1季恢復,但非黃金產品,比如鑽石的銷售十分慘淡」。

他說,為了減少庫存與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去年價格9000人民幣的商品如今降價到5000元,「不只我們,你在全國各地賣場看到的各類零售業者都在砍價拍賣」。

城鎮消費者更是勒緊褲帶生活。在江西販賣豆腐乳的羅兆琉說,去年前8個月他以每罐12元價格賣出16萬罐產品,但今年同期僅10萬罐。他說,「今年全國各地至少有4000家工廠開始生產豆腐乳與辣椒醬,競爭激烈」。

內陸省份的業績特別嚴峻,顯示相對貧窮的消費者已將生活支出刪到見骨,他說,「你到鄉村任何一家雜貨店看,會發現除了米與食用油外,所有物品的銷售皆下滑」。

官方數據顯示,被用來衡量整體消費者支出的零售銷售今年前7月較1年前萎縮約10%,由於該數據包括政府在商店與餐廳的支出,實際的萎縮幅度應更大。

中國疲弱的消費支出突顯國家財富分配系統不利於一般家庭,並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問題。因紀錄片《美國工廠》而知名的全球車用玻璃最大製造廠福耀集團總裁曹德旺曾說,中國有9億至10億人口「沒有任何消費力」。

如果中國內需不足,就必須依賴外需來維持工廠運作,北京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說,中國不可能單靠內需市場支撐其龐大的製造業部門。他指出,「中國1年生產100億頂帽子、100億雙鞋子、300億件服飾,兩億台筆電,不可能在內需市場銷售所有這些產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