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報導,中國推行提存管制、數位貨幣等,再再都是要防資金外逃。(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7月起將逐步實施「大額」現金提存規範,如河北省若提存超過1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2.56萬元)就要上報,如此舉措,綜合中國一直想推動數位貨幣的計劃,《日經新聞》報導指出,這代表中國正嘗試建立完整制度,以防止人民幣資金外逃。
據報導,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中國亟需確保貨幣供應充足,雖然中國有超過3兆美元的龐大外匯存底,但若考慮到外匯存底主要為美債等容易變現成美元的資產,則實際可動用金額可能沒有那麼多,而今年第1季僅合法管道,中國就流出了307億美元(約台幣9176億元)。
除此以外,雖然中國行動支付或網購發達,但是大筆金額的交易案有越來越喜歡現金的跡象。
有鑒於此,中國政府宣佈,7月起在河北省、浙江省及深圳市3地試行提存管制,個人分別提存10萬、30萬及20萬人民幣就需上報,企業則是50萬人民幣,最快可能在2022年北京冬奧那時施行,而數位貨幣也可能在那時候推出。
報導指出,中國推出的數位貨幣匿名性並不完全,讓中國政府容易監控資金流動,除了防止資金外逃以外,也可以透過限制資金提存的方法,避免發生日前因為有關「特定銀行的小道消息」而出現的擠兌現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