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外訂單回魂 5月外銷訂單奇蹟連3紅

2020/06/20 17:12

5月份外銷訂單不但創下連3月正成長,更連6季負成長後首度翻正。(資料照)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近期重創各國出口及經濟表現,但經濟部今5月外銷訂單仍呈現正成長,訂單金額388.9億美元、年增0.4%。而此表現不但是在疫情期間逆勢創下連3月正成長,更是外銷訂單連6季負成長後首度翻正。

因疫情各國外銷及訂單急凍,5月不少國家出口都呈現大幅衰退,包括日本5月出口衰退達28%,創下10年以來最大減幅;德國4月出口也年減達31%;台5月出口減幅較各國小,僅年減2%。

而經濟部今公布有出口指標作用的5月外銷訂單,金額388.9億美元、年增0.4%,已為連續第3個月正成長,在疫情期間此表現相當特殊,甚至是外銷訂單在連續6季負成長後,首度以季為單位翻正。

對第2季能整季翻正,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主因台廠因應得宜,去年就已有廠商陸續移回台灣,因此仍能在疫情中保有訂單。此外疫情也使訂單遞延到第2季,加上台灣防疫情況佳,部分廠商收到轉單效應。

其中接單主力資通訊及電子產品均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也均呈雙位數漲幅;資通訊更拉出2018年1月來最高漲幅,預計6月仍呈現正成長。

其中資通訊產品訂單金額為130億美元、年增達22.2%,為2018年1月以來最大漲幅;主因疫情使遠距商機發酵,帶動筆電、伺服器與網通產品需求熱絡。而電子產品訂單為112.7億美元,年增13.4%,主因5G通訊等新興科技需求與疫情帶動遠端運算,已連續4個月成長超過2位數。

而以面板為主的光學器材則翻黑,訂單金額18.3億美元、年減1.1%,主因面板價格持續低於去年,加上部分品牌行動裝置銷量下修,連帶影響到台灣光學鏡頭模組訂單金額。

但傳產則因疫情仍受衝擊,5月多半呈現雙位數負成長。包括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化學品訂單金額分別為16.5億、15.1億、15億、12億美元,分別年減達26.3%、16.5%、21.9%、21.9%。其中主因仍為疫情導致許多國家封城,使消費整體需求減少,加上油價仍持續處於低檔所致。

展望6月,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目前預估為正成長,成長幅度在年增0%到3.9%之間,主因疫情緩解,各國經濟活動有重啟狀況,包括歐美需求復甦,以及中國4月起陸續復工。此外遠距商機仍相當穩定,預測6月應仍正成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