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蔡能賢樂活退休生活 以半導體技術考古文物 用代工模式釀啤酒

2020/05/13 11:16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蔡能賢(右)。(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蔡能賢退休1年來,除了每週花一些時間投入慈善公益事業之外,也更多時間以半導體技術做歷史文物考古,另以晶圓代工模式跨足釀啤酒,66歲的他,過著樂活的退休生活。

蔡能賢去年從台積電的品質暨可靠性副總經理職位退休,揮別了他長達30多年的半導體業生涯。他說,退休隔天,遇到清大校長賀陳弘,立即邀請他到清大教課,後來又任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兩邊各投入一些時間。

蔡能賢在清大既是材料系榮譽客座教授,也是科技考古與文物鑑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中心是他出資成立的,「捐助超過5千萬元」,他認為,研究考古、歷史有很大的能量,很值得投入。

蔡能賢說,他對考古、歷史產生興趣來自老長官曾繁城的啟發,而且到了一定年紀自然而然會更有興趣,「科學園區的人到達退休年紀應該也會如此」,他也坦白說,更重要的是,「從工作中賺的較多的錢」,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以半導體技術做歷史文物考古,蔡能賢津津樂道的說,古代汝窯、青花瓷等歷史文物,他將半導體先進奈米製程技術用來分析歷史文物材料,「結果非常好,連中國學者都很佩服」,他自己有興趣考古文物,又透過半導體技術分析得到很好的成就,「更感到高興」。 

蔡能賢去年曾去澎湖七美考古,發現當地有個歷史悠久以石頭做的刀子工廠,可以將玄武岩敲成一小片像刀子,再賣到台南、泉州等地。暑假他則打算跟著乘船去海撈文物,他說,台灣其實有很多歷史文物,像台灣海峽有很多船沉下去,水底下些瓷器文物打撈上來,可以拿來再研究。

他也提到,上學期他在清大材料系開一門半導體製程的課,修課學生約40人,結果他找業界朋友、老同事輪流來講授不同實務專業,例如台灣美光董事長徐國晉講DRAM、大學同學也是台積電副總經理余振華講封裝等,結果業界來修課或旁聽人數超過百人,「連校長都跑來聽課」, 上課呈現爆滿。

不斷認真學習與創造生活樂趣的蔡能賢,3、4年前年也學自釀啤酒,剛開始是在家用鍋子做,但卻做到可以外賣。他以台積電晶圓代工模式跨足釀啤酒,他自己研發配方,在桃園、新竹與南投各找釀酒代工廠,蔡能賢自己形容「酒超好喝」,光新竹就有20多家餐館是他的釀啤酒客戶。

蔡能賢也是勤練國標舞的好手,曾獲台灣拉丁舞比賽第3名、摩登舞賽第5名;儘管肺炎疫情還未消退,他已經規劃8月將以台灣代表選手身份,赴英國黑池參加比賽。嶄新的樂活退休生活,蔡能賢詮釋無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