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武漢肺炎》中國近90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找無頭路 失業率恐飆至10%

2020/04/01 16:50

武漢肺炎疫情將使中國今年從大學畢業的近900萬社會新鮮人,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有分析師預估,年底時中國失業率恐飆升至10%,使中共高層面臨更大的維穩壓力;今年2月中國失業率達6.2%,已創歷史新高紀錄。(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將使中國今年從大學畢業的近900萬社會新鮮人,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有分析師預估,年底時中國失業率恐飆升至10%,使中共高層面臨更大的維穩壓力;今年2月中國失業率達6.2%,已創歷史新高紀錄。

 今年中國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達870萬人,比2019年增加5%,為近10年來畢業生人數最多的1年,他們也將成為近年來就業最難的一批畢業生;甚至在疫情爆發前,中國經濟放緩就已導致白領階層的就業機會減少。

 受到疫情以及為了防控疫情而採取的大規模封鎖和停產措施影響,中國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創下6.2%的歷史新高。而在過去數年,儘管經濟形勢起伏不定,中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都控制在5%左右。

 荷蘭ING銀行駐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彭藹嬈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城鎮失業率可能升至高達10%,但地方政府也許會採取刺激措施,以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她說:「他們不希望失業數字看起來太糟糕。」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讓企業恢復運營,但在4月底之前,中國經濟不太可能恢復正常。一些分析師預計,中國今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可能放緩至1.5%,這將難以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問題專家史宗瀚指出,1989年中國爆發高通膨和令人失望的就業前景,促使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動抗議活動,此後中國領導人就一直密切關注年輕人失業問題,認為這是引發政治動亂的一個潛在因素。史宗瀚稱:「1989年之後,年輕人就業變得非常重要,成為衡量穩定性的一項指標。」

 中東地區失業的年輕人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運動」背後的推動力量,這促使中國加強了對年輕人就業的關注;當年的那場運動不僅推翻了一些政府,也讓中國領導人感到不安。

 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適逢今年春季的招聘季,往年這個時候,中國許多大公司會向應屆大學畢業生提供工作機會。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中國招聘網站運營商智聯招聘(Zhaopin)3月25日發布的1份報告顯示,今年1至2月新招聘的職位和人數比2019年同期下降約3分之1。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