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紙私有化下市引質疑 台紙:符合全體股東利益

2020/03/10 22:33

台紙私有化下市案引發質疑,台紙:符合全體股東利益,圖為台紙發言人郭席揚(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台紙(1902)大股東余美玲家族提出股份轉換私有化下市案,獲得董事會同意,不過,也引發外界「賤賣」、「自家人交易」等質疑,台紙今日澄清,這是最符合小股東利益的作法。

台紙上月底發布重大訊息,宣布由台紙與董事長余美玲家族(夫為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持有的「新誠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換股,台紙每1普通股轉換為「現金」20.8元,轉換後台紙下市,成為新誠資產的子公司。

不過,新誠資產資本額僅100萬元,3席董事分別為台紙董事長余美玲及其2名子女;股本40.2億元的台紙,在2017年因爆發經營權之爭,當時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余美玲夫),與前董事長簡鴻文爭奪經營權,台紙當年引進獨立董事,縮減董事席次,目前台紙董事席次僅有5席,包含3席獨董及2席一般董事。

台紙股價在1月初創下波段新高,達到23元,之後股價雖然走跌,但也數度出現21元以上的價位,讓外界質疑新誠20.8 元的交換價格,並不符合股東的利益,對比台紙在台灣、越南均有龐大土地資產,甚至引發「賤賣」的質疑。

台紙今日解釋,股份轉換的私有化下市案是由大股東余美玲家族新誠資產公司所提,主要是未來2、3年台紙三大本業的營運,難以達成全年每股稅後盈餘(EPS)超過1元的目標,再加上武漢肺炎增添營運風險,討論議案時董事長余美玲因關係人身分迴避,相關的論點成功說服三位獨立董事。

台紙今日指出,下市後的台紙不會更名,台灣市場將專注於化工廠業務,紙器業務則在越南營運。對於外界質疑的價格問題,強調新誠公司以每股20.8元的價格轉換,已是近10年來的相對高檔股價,對比去年第三季每股淨值15.64元,有高達三成以上的溢價幅度,認為並無虧待小股東。

台紙董事會決議於4月16日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股份轉換案,轉換基準日暫訂於6月1日,以目前董事長余美玲家族的主要股東持股高達4成,加計外資等法人董事,可掌控股數高達6成,應可望順利召開臨時股東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