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0月外銷訂單連12個月衰退 全年估減4%到6%

2019/11/20 17:43

經濟部(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今公布10月外銷訂單472.8億美元、年減3.5%,其中僅電子產品年增1.7%正成長,其餘項目均為衰退。值得注意的是,10月對歐洲出口114.6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也達5.1%,主因手機、積體電路及自行車等項目增加。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說,今年外銷訂單預計到12月有可能轉正,目前全年估計約衰退4%到6%。

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72.8億美元、年減3.5%。其中除電子產品正成長外餘均衰退,但主因去年表現較佳、基期過高。電子產品仍創下歷年同月新高表現,而整體訂單金額及資通信也仍創下歷年同期、同月次高,僅遜於去年。

其中在電子產品方面,訂單金額129.5%美元、年增1.7%,除創下同月新高外、更為2018年11月以來首次轉正。黃于玲說,主因手機跟穿戴新品上市帶動接單金額,且表現比去年更好;此外5G基礎建設跟高效能運算,也帶動新興科技應用擴增,使上游端晶圓代工、IC設計及印刷電路板成長,使10月表現優於預期。

資通訊產品訂單金額則為163.1億美元、年減0.2%,但仍創下歷年同月次高。經濟部表示,手機穿戴等新品上市帶動組裝增加,但另一方面筆電、伺服器接單減少,加上去年同月創下歷史新高,因此呈現小幅衰退。

黃于玲說,其實銷美伺服器、筆電等銷售量還是增加,但減少的是高階產品,因此出貨組合有變化;伺服器則是因關鍵零組件價格下滑,導致整體以金額計算減少。

而在以面板為主的光學器材方面,訂單金額19.5億美元、年減13.8%,主因中國面板產能開出,加上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續跌。機械產品訂單金額則為16.5億美元、年減10.3%,主因美中貿易紛爭導致對機械設備需求保守。黃于玲分析,機械減幅連續兩個月稍縮減,但因需求受貿易等影響非常直接,仍須審慎觀察後續情況。

而在傳產方面,則因油鋼價仍低迷,包括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化學品都呈現衰退,訂單金額分別為21、18.1、16.2億美元,年減14.8%、13.3%、24.2%。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對歐洲出口114.6億美元,不但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也達5.1%。黃于玲表示,主因在資通訊產品部分手機產品增加、電子產品部分積體電路增加,以及運輸工具部分自行車項目增加。

而對歐洲訂單成長態勢是否會持續,黃于玲則持觀察態度,表示廠商會做全球資源的配置,會考慮當地的稅制與流通情形,考慮在哪一個地區下單。

而目前全年已無望正成長,但11月預估減幅較全年縮小、12月有可能轉正,黃于玲評估全年訂單預估在年減4%到6%之間。經濟部估計,11月訂單金額在460到470億美元,約年減1.4%到3.5%。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