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公布「對台26條措施」,拉攏台灣意圖明顯。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推特上開酸,直嗆台灣用不到。(翻攝自外交部推特)
〔記者李雅雯/台北報導〕中國拋出《對台26條措施》,學者多認為,其為去年《對台31條措施》的延續,內容較為具體化、明確化;不過《對台31條措施》並未釀台灣人才赴對岸的風潮,評估中國新拋出的對台措施影響力仍有限。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認為,中國經濟過往是向上成長、市場持續擴張,然近些年其經濟正在下滑,對很多台商和外資來說,「沒有當初想像得那麼美好」;加上在中國做生意,往往需要屈就許多條件和措施,例如:強迫技術移轉,技術流失得很快,但是市場卻不見得可以拿到,在中國經營多的是「滿腹苦水」。
邱俊榮強調,中國經濟優勢在短期的未來可預見是不好的,吸引力遠遠低於過往,中國在台灣選舉前放出「紅利」已是老招數,確實可以懷疑其是企圖影響台灣選舉;尤其在美中貿易戰下、香港反送中運動後,中國招手外來人才的誘因恐是持續下探。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示,《對台26條措施》著力在招攬人才,中國不缺資金,缺的是人才和人才帶過去的技術,從措施中提到的5G技術、迴圈經濟和民航等,其清楚點明要哪些產業的人才和技術,可以將其視作延續去年《對台31條措施》具體化、透明化的表現。
劉孟俊指出,中國在美中貿易戰中遇到很多挑戰,包括美國對其技術封鎖,因此在《對台26條措施》中可以看到中國對5G技術發展的重視,5G和AI、半導體都相關,中國現在關注半導體人才的挖角、延攬;不過對於許多人才來說,要不要赴中國工作多是考慮有否長期發展的契機、未來有否榮景等大方向要素,較不容易因為單一個《對台26條措施》而做出赴中國發展的決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