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銀行家觀點〉純網銀開放後挑戰仍多 央行為傳統銀行指引明路

2019/09/09 08:00

純網銀將挑戰傳統銀行的業務經營,並驅動金融業與資訊科技業合作。(圖片由台灣銀行家提供/達志影像)

金管會7月底公布純網銀名單,是否影響銀行業市場版圖,各界都在關注,央行表示,純網銀將挑戰傳統銀行的業務經營,連帶驅動金融業與資訊科技業合作,促使商業模式轉型。

金管會正式核准3家純網銀(internet-only bank)加入國內銀行業市場,並期許純網銀能發揮鯰魚效應,央行說,純網銀是指除設總行(或辦公室)辦理客戶申訴外,並沒有實體分行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而純網銀是否會影響國內的銀行業市場版圖,並發揮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促使傳統銀行加速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外界都拭目以待。

鯰魚效應的典故起源何處呢?央行說,這可追溯自北歐,在挪威魚市場,鮮活的沙丁魚價格比冷凍的貴好幾倍。傳說有段時期,只有某艘漁船能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這秘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直到船長離世後,在他漁船的漁艙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大家才知道,原來沙丁魚為閃避它,直到被帶上岸前仍不停游動以求保命。因此,管理學上就將這個典故用於一個停滯不前的組織或產業中,刻意引入具威脅性的競爭對手,藉以刺激原有成員積極奮發。

營運模式或與日韓相似

國外純網銀已發展多年,例如英國、美國、日本及南韓都有好幾家純網銀;至於香港從年初迄今,亦已發出8張純網銀牌照。而成功的純網銀,大多結合如電信公司、社群通訊媒體、電商等主要股東,因此擁有廣大的客源基礎,並發展出具有利基的新商業模式。

央行以南韓為例,南韓全國5,500萬人口中,通訊軟體Kakao Talk的用戶就超過4,300萬人,根據南韓媒體報導指出,純網銀Kakao Bank挾帶其主要股東Kakao Talk的龐大客戶群優勢,並透過提高存款利率、降低銀行手續費的方式,順利發揮鯰魚效應。南韓傳統銀行業面對純網銀的衝擊,被逼得不得不調降貸款利率及多年不動的手續費。

這次台灣核准的3家純網銀執照,有將來銀行、樂天銀行和LINE Bank等,從純網銀執照業者的發起人背景來看,未來營運模式可能與日本、南韓、中國大陸較為相似,希望藉由主要股東龐大的電子商務、電信、通訊軟體等客戶群,盡速擴展客戶數及業務,央行對此指出,純網銀是否影響國內的銀行業市場版圖,並發揮鯰魚效應,後續值得關注。央行也認為,純網銀與電子商務、電信和金融機構等母集團或策略夥伴合作,並運用其原有龐大客戶群推展業務,是快速壯大且獲利的關鍵。

客源與獲利將成為挑戰

不過,央行強調,若純網路銀行僅提供較佳的存放款條件而無其他利基,營運模式未必能長久經營。央行也指出,我國金融普及性高,對純網路銀行的需求較不迫切,且銀行家數過多、業務競爭激烈,民眾對網路金融交易安全仍有疑慮,對純網路銀行爭取客源和獲利均是不小挑戰。央行表示,若純網銀只是提供更便利且優惠的金融服務,吸引網路族群開戶及交易,未來開戶的消費者能否留下來持續使用相關服務,就是考驗純網銀業者的服務有沒有吸引人。

央行指出,純網銀的業務內容與傳統銀行大致相同,但所面臨風險因完全透過網路或行動管道提供服務而有差異,尤其是流動性、資安、法遵及洗防風險,對純網銀的穩健經營最為攸關。

異業結盟創造利基

央行日前曾就「純網路銀行之發展與相關議題」發表看法指出,麥肯錫提出網路銀行業務的成功模式有6大要素,純網路銀行也同樣適用,一是專注於價值所在,二是最佳化客戶體驗,三為創新、彈性及快速的組織環境,四是雙軌資訊系統模式,第五是需創意行銷以及第六則是要建立營運生態圈。

央行報告引用麥肯錫資料,說明「專注於價值所在」,意思是分析目標市場的獲利來源及監理法規,發掘具價值的利基市場,例如新營運模式或新客戶群;「創新、彈性及快速之組織環境」則是指建立涵蓋銀行經營與新科技的跨領域團隊及高階管理核心小組,並提供開放式工作環境。

至於「雙軌資訊系統模式」,意思是應同時運用快速、彈性、客戶導向的前台資訊系統,以及傳統、安全、穩定和交易導向的後台資訊系統。

央行進一步表示,綜合來說,安全、效率、創新及客戶體驗最佳化,是純網路銀行吸引客戶,並取得客戶信賴的重要成功因素,但與電子商務、電信、金融機構等母集團或策略夥伴合作,運用其原有龐大客戶群推展業務,才是純網路銀行能快速壯大且獲利的關鍵;如果純網路銀行只提供較佳的存放款條件,沒有其他利基,這種營運模式未必能長久成功經營。

央行表示,純網銀將挑戰傳統銀行的業務經營,連帶驅動金融業與資訊科技業合作,已對傳統銀行帶來一定程度的威脅。傳統銀行在競爭壓力下將被迫增加網路銀行服務,甚至促使商業模式轉型,使傳統銀行的網路銀行業務與純網路銀行業務界線漸趨模糊。

三大方向引導國銀轉型

金融科技浪潮不可擋,純網銀的興起是趨勢,勢必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巨大變革,為了維持金融穩定,中央銀行也就三大方向適切調整網路銀行管理機制,並為國銀轉型指路。

首重是要加強監控網路銀行的流動性,尤其在銀行非營業時間的變化,以適時採取因應措施。官員說明,過去實體銀行營業時間僅至下午3時30分,不過純網銀未來是24小時網路交易,資金波動度較高,因此須密切關注其流動性,有狀況才能及時做準備。

其二是要傳統銀行放寬「跨行專戶」日終餘額抵充存款準備金上限,由4%提高至8%,充裕金融機構清算資金,以因應網路全日交易的跨行支付需求。

其三是,妥適管理純網銀的外匯業務,央行今年2月修正「銀行業辦理外匯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訂定純網銀申請為外匯指定銀行的資格條件,並將對純網銀申辦外匯業務辦理實地查核,確認業者有效遵循並落實外匯法規。

另外央行也指引5條明路,讓國銀增加競爭力,來面對金融科技帶來的挑戰,包括可從靈活調整經營策略與組織文化、培育金融科技人才、金融消費者需求、風險控管與消費者保障、提升競爭力等面向著手。

針對金融消費者未來隨時隨地可能增加的金融需求,央行建議傳統銀行,一是強化實體與虛擬通路,提供即時且多元化服務,增加客戶信任及黏著度;二是與金融科技業者進行策略性合作,共同開發金融服務市場。

轉型同時,央行提醒,國銀得先釐清商業模式可能衍生的風險,並建立相應控管機制;此外,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保護機制,並強化金融商品的資訊揭露及消費者權益保障措施,如個資隱私等。

國銀若要提升競爭力,央行建議,利用既有品牌價值、客戶網絡及多元化通路,以提升金融服務品質及客戶滿意度,而在實體分行縮減的趨勢下,也應及早思考因應人員配置調整及再訓練轉型。

相較純網銀,央行認為,傳統銀行仍具有先進者優勢,既有實體據點、通路若能結合數位管道,做到「虛實互補」,也可產生加分效果;不過若以長期來看,未來是否能持續維持優勢,數位轉型的成敗還是關鍵,銀行體質必須慢慢轉變。

對傳統銀行來說,投入大量的金錢做金融科技,過往的思維大多侷限於將既有的產品數位化,有時候不容易跳脫,若是在開發數位金融商品過程,能容許一定程度的實驗及失敗,不以單純獲利為導向,也許能意外開拓新的客群;此外,目前傳統銀行大多仍聚焦在獲利性較高的客群,相較也忽略普惠金融的全民市場,若是能透過金融科技幫助到更多市井小民,可能就不用擔心純網銀來襲。

(本文摘自2019年09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採訪、撰文:張嘉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