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定義「空屋」有難度 空屋稅難施行

2019/07/30 18:26

台北市空屋潮蔓延。圖為東區商圈(資料照)台北市空屋潮蔓延。圖為東區商圈(資料照)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柯市府曾揚言徵收「空屋稅」,雖已踩煞車,但仍有民眾在「提點子」平台提案課徵空屋稅,財政部本月19日召開協作會議,昨天已做出具體回應,認為如何定義「空屋」有難度,不予參採提案訴求。

提案人在提點子平台提出訴求,擬藉課徵空屋稅,提高持有成本,以釋出空屋,抑制房價。對此,財政部日前與內政部主辦,邀請附議人、專家學者、民意機關代表及地方政府共同討論,釐清問題爭議。

根據行政院公共數位創新空間(PDIS)小組於協作會議提供的資料顯示,空屋率高的地區,不一定是高房價地區,空屋與房價間,不一定存有正相關關係。因此,降低空屋率是否能抑制房價有待商榷,至於影響房價之因素多而龐雜,本次會議無法逐一討論。

財政部表示,要定義、認定「空屋」困難,例如偏鄉、老舊房屋、無租屋市場需求地區等非自願性房屋空置情形,是否屬空屋稅加重課稅之對象,也都須加以考量。

財政部認為,若以水電使用量為判定標準,屋主為規避課稅,恐造成水電浪費,房屋空置期間如何界定方屬合理,且可否進入屋內確認實際使用情形等,認定上將會耗費相當大的稽徵成本,且對地方財政收入增加有限,且會增加徵納雙方爭議及爭訟,不符稽徵成本,還可能殃及無辜,因此綜合考量下,暫時不予參採提案的訴求。

財政部表示,將會繼續敦促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採單一稅率課徵房屋稅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按持有房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提高非自住房屋之持有成本,實現居住正義。

此外,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日前則建議,空屋界定不易,建議中央可更明確立法,從落實囤房稅角度著手,較符合公平原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