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表示,「預繳」卡費並非卡友想繳多少就繳多少,而須經銀行進行評估與審核,也就是風險判別系統(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安人員刷卡645萬元夾帶免稅菸,金管會本週四揭曉,該員用「預繳」取得玉山銀行額度授權、而非「溢繳」;金管會官員今天指出,持卡人預繳鉅額卡費,須經過幾個標準程序包括:銀行審核及評估、向當事人確認目的,及依照洗錢防制規定辦理等,才會放行。
國安人員吳宗憲利用總統出訪之便,大量採購免稅菸,但月薪約7萬多,玉山銀行為何同意刷卡645萬元,外界質疑,這是否有「不當介入」或內稽內控「出了包」?
原本,外界與專家認為,這筆鉅額刷卡可能是吳宗憲以「溢繳」方式,把購菸款項先繳交到信用卡扣款帳戶,以取得銀行授權;問題是,根據各銀行的信用卡條款之規定,「溢繳」有150萬元限額門檻,要如何刷過645萬元?
對此,金管會在本週四回應,涉案人是用「預繳」信用卡款、而非「溢繳」,等於推翻外界的推論與猜測。
究竟,卡費「溢繳」與「預繳」有何不同?金管會官員表示,主要可分為三部分。
首先,在「信用卡定型化契約」條文當中,只有規範有關卡費「溢繳」、並無「預繳」,因為這是站在保護金融消費者的觀點,簡言之,「溢繳」就是持卡人多繳出來的款項,比如:本月卡費是1萬9650元,卡友為省事起見、繳2萬元整數,多繳的350元就是溢繳。
其次,「預繳」卡費為特定目的,持卡人才會有預繳動作,通常又是在特定時間;比如,要結婚辦喜宴,需要大筆刷卡開銷,就先預繳一筆錢。
第三,由於「預繳」具特殊目的性,必須經過銀行的內部審核與評估,並向持卡人進行確認,而且要依照洗錢防制規定之標準審核,若達標準,就必須向法務部調查局通報,這些都屬於標準化作業程序S.O.P;至於「溢繳」基本上屬於非鉅額、也無特殊用途及目的性。
不過,外界也質疑,「預繳」是否會淪為洗錢防制之漏洞,遭有心人士利用?比如:甲要洗錢1百萬元給乙,甲就分多次轉帳1百萬元到乙信用卡帳戶,然後,乙也向銀行申請預繳、提高額度,再去刷一些可變現的商品,像是黃金或珠寶等。
對此,官員回應,「預繳」並不是卡友自己決定、想繳多少就繳多少,畢竟這還需要經過銀行審核,也就是風險判別系統,來進行篩選,包括:檢視持卡人的進行預繳合理性與必要性,是否有洗錢之虞等。
不過,銀行檢視「預繳」之判斷標準為何?若以玉山銀行為例,過程是否有瑕疵或疏失?
官員說,初步調查,玉山銀行有依照規定辦理該持卡人的預繳,且進行必要審核與評估程序;至於玉山銀審核過程或機制是否有疏失等,因為涉及實際個案內容,必須由司法單位調查,行政機關基於保密原則,不便透露。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