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美貿易戰加劇 金管會:國銀首季對中國曝險已下降

2019/05/09 12:46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國銀對中國曝險佔淨值比,已經降低至51.2%(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針對中美貿易戰情勢加劇,立委憂心中國加強外匯管制,是否影響到兩岸金融的流通性問題;金管會表示,本國銀行今年第1季對中國曝險佔淨值比重已經下降至51.2%,也要求中國分行的授信備抵呆帳必須提足至1.5%,並做好風險控管。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赴立院備詢。立委吳秉叡指出,中美貿易戰的戰火未歇,台灣有這麼多金融機構在中國設分支機構,曝險部位這麼大,尤其,中國對外匯管制如此嚴格,金管會不會擔心相關流通性問題嗎?

顧立雄回應,我們非常關注對中國風險控管,其中,國銀近期對中國曝險已有降溫趨勢,今年第1季的曝險佔淨值比重51.2%,這是2年來新低;依規定,國銀曝險不得超過100%。

立委吳秉叡憂心國銀曝險規模太高,若中美貿易戰擴大,恐回頭衝擊台灣母行(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不過,吳秉叡直言,今年第1季只能說是相對比較低,因為國銀對中國曝險佔淨值比重,過去還曾經降到48.1%;再者,這套控管機制的試算,是佔淨值比重,「若以曝險絕對金額來看,是有增無減的」,因為淨值增加使得分母擴大。

顧立雄說明,有關國銀對中國風險有多項控管,除了上述的曝險比重要求,金管會也要求,國銀對中國的授信放款,備抵呆帳比重比需提足到1.5%,高於一般要求的1%,目的就是希望分行的風險,不要轉嫁到總母行。

此外,顧立雄強調,對於中國的投資或授信業務,我們要求銀行內部也要做好管理與風控;至於中美貿易戰擴大可能衝擊與影響,顧立雄表示,其實,金融機構往往對於自己投資的市場,嗅覺與觀察力都比主管機關更敏銳,更為瞭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