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曾與三星並駕齊驅...台IT品牌成「輸家」 日媒點出關鍵

2019/02/01 10:33

日媒指出,台灣的IT品牌發展甚早,也曾在國際打響名聲,如今卻逐漸沒落。(彭博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智慧型手機興起開啟了全球科技廠牌激烈廝殺。日媒指出,台灣IT品牌發展甚早,也曾在國際打響名聲,如今卻逐漸沒落,原因包括台灣代工產業的成功與消費市場產生利益衝突、內需規模不大及資本雄厚的中韓企業崛起等。

《日經新聞》以宏達電、華碩與宏碁為例,分析台灣IT品牌發展的困境與沒落。文中提到,華碩和HTC的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占不到1%,幾乎沒有存在感,即便在主場台灣,合計市占也不到15%,不但輸給蘋果、三星,甚至還比不上合計18%的中國三廠OPPO、華為和小米。

內文指出,HTC至2018第三季止已連續14個季度虧損且不斷裁員,華碩的手機業務在去年第四季則虧損了62億元,宏碁在個人電腦領域上也陷入苦戰,目前全球市占僅6%。文中強調,台灣早期的IT產業培育相當成功,其企業能夠與三星、LG等南韓大廠並駕齊驅,但在打造自主品牌上出現明顯差距。

內文寫道,台企瞄準與蘋果不同市場,主打低價高效兼顧設計性的產品,但敗給資本更加雄厚的南韓企業,並在2010年中國品牌崛起後全面陷入困境。

《日經》訪問亞洲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佐藤幸人,他認為台灣在代工產業的成功,與客戶在消費市場形成利益衝突,自有品牌生產未能發展起來。此外,台灣人口不足以撐起讓企業互相競爭成長的市場規模。反觀南韓的IT產業由三星、LG當領頭羊,汽車產業則有現代等財團推動,在獲得政府和國民的支持下,能夠與蘋果等對手一戰。

文中指出,半導體代工的台積電與電子製造業的鴻海已是世界級規模,但鴻海也在2016年收購日本夏普,致力發展自有品牌,呼籲台灣企業應在中國勞動成本上漲與美中貿易戰之際,尋找新的成長模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