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局長馬森(Hans-Georg Maassen)警告,中國收購高科技產業對德國國安是潛在威脅。(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德國最高反情報官員、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局長馬森(Hans-Georg Maassen)在年度報告中警告,中國收購高科技產業對德國國安是潛在威脅,其他威脅還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的駭客攻擊。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國有企業具影響力,這些國企藉由吸收德國的技術知識,對德國的經濟和安全利益構成潛在威脅;中國對德國企業的網路攻擊最近幾年已經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針對性的併購。馬森表示:「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印象,潛在買家背後的外國政府,在併購之外還有其他的目的,我們就必須保持關切。」
中國國企藉此吸收敏感技術
近年來中國企業頻頻併購德國企業,引發產官學界關切,擔憂敏感技術被中國拿走。德國政府已展開行動,希望促成歐盟加強對外國投資的審查。
中企併購德企最知名的案例,包括2016年中國美的集團併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大廠庫卡(Kuka)、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取得50Hertz Transmission二十%股權;但德國也封殺中國福建宏芯基金(FGC)收購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愛思強(Aixtron)。
中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今年2月以90億美元取得賓士汽車母公司戴姆勒集團約10%股權,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也震驚德國產官學界。
這份有關德國安全風險的報告,將中國的併購行動歸因於想縮小與外企的技術差距。報告並指出,中國情報機構已轉為從事政治間諜活動,尤其是蒐集歐盟和20國集團(G20)開會期間的情報,以做為中國政府回應的依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