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學者:不意外

2017/10/09 23:26

塞勒曾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重要經濟顧問,2009年曾來台宣傳新書《推力》。(資料照,中央社)

〔中央社〕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美國學者塞勒獲得。台灣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林明仁表示,行為經濟學近年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中呼聲相當高,塞勒獲獎「不意外」。

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的林明仁解釋,古典經濟學是從理性出發,主張人會理性的做出決策,而行為經濟學則是系統性地從心理學角度觀察,「人其實是很常犯錯的」,主因包括自我控制能力不好、社會壓力、有限的理性等,藉此可進一步解釋人的行為。

他也表示,行為經濟學者在近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中呼聲都相當高,塞勒會得獎「並不意外」。

同樣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的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儀玲表示,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具有心理學背景,主要是將實驗、心理學理論應用在經濟學及金融理論上,但在早期以古典經濟學為主流的環境中,行為經濟學較不受重視,塞勒的研究也較少刊登在頂尖期刊上。

吳儀玲回憶,塞勒很少參加研討會,但她曾看過塞勒在研討會上與古典派的法瑪(Eugene Fama)唇槍舌戰,她說,塞勒非常堅信自己的理論,甚至從未修正理論。

經過數十年來的堅持耕耘,塞勒在行為經濟學上可以說是開疆闢土的元老之一,今天因為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榮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吳儀玲說,這次獲獎,可以說是「給他一個公道」。

吳儀玲舉例,塞勒提出人的「過度樂觀」心理,會導致人在看到股票時過度興奮,因而高估價格;此外塞勒也將人的「短視近利」心理,應用在退休金制度、薪資制度設計上,應用領域廣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