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聚陽推自有品牌『fisso』,右為fisso執行長顏聖育,左為聚陽董事長周理平。(資料照,記者蔡乙萱攝)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外資高盛證券表示,紡織大廠聚陽(1477)在大中華區紡織大廠中特別突出,主要是它已從純代工,走向設計及高科技布料,並以美國市場為主。高盛指出,聚陽過去以平價時裝為主,近年積極切入運動服飾,成功打入美國運動牌Under Armour後,未來可望開發更多相關客戶。
高盛證券在最新法人報告中表示,和台灣不少成功紡織廠一樣,聚陽具有「快速、平價、科技(F.A.T, Fast, Affordable, Technology)」的特性,因此能夠滿足國際大廠快速變化、準時出貨的需求。
聚陽業績從2013年開始起飛,主要是産品組合改善,單價/利潤更高,同時取得了新客戶如Fast Retailing、Under Armour、Polo等等。高盛認為未來3年聚陽市占率將持續走高,業績及獲利每年均可達到兩位數成長。
聚陽前三大客戶為Kohl’s、Target及Gap,均為美國品牌。高盛估計,2014年聚陽約有87%營收來自美國市場。除平價時裝之外,聚陽也積極切入運動品牌,高盛表示,運動機能布料的技術門檻高、利潤好,且運動市場年年成長,很多國際品牌都打算成立運動路線。聚陽近期成功打入潮牌運動服飾Under Armour,可為其未來搶攻運動市場做好準備。
高盛表示,聚陽擅長成本管理,即使原物料價格劇烈波動,公司看利率及營業利益仍很穩定。這主要歸功聚陽生產基地遍佈各地,隨時能隨客戶移動。聚陽從1990年代開始,陸續在東南亞各地如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建廠,但不少同業是等到2011年中國工資開始上升,才逐漸南遷。 高盛認為,聚陽很早就深耕東南亞,比同業更具先發優勢,未來可能將越南及印尼視為兩大擴産地點。
此外,聚陽也透過垂直整合,提升生產效益及改善成本。高盛指出,例如聚陽2013年買下台南紡織旗下的越南南方紡織,掌握上游料源;另外也透過産線自動化來降低人力成本。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