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亞投行年底成立 透明度受質疑

2015/03/22 06:00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表示,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擬於年底成立,亞太已有廿七國簽署創始成員國意向書,英、德、法等歐洲六國也申請加入。專家分析,中國主導亞投行意在挑戰美國領導的世界金融體系,有助於中國輸出鋼鐵等過剩產能、人民幣國際化、分散其外匯風險,但管理、監督和透明度問題仍遭質疑。

中國經濟受益最大

亞投行初始投資規模約五百億美元,總部擬設於北京,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一三年十月訪問東南亞時倡議,去年十月宣布籌建,被視為中國利用經濟發展,直接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IMF)、亞洲開發銀行(亞銀)。

美國財政部長路傑克近日指出,擔憂亞投行在治理程序、管理借貸透明度、環境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可能無法符合國際高標準,呼籲希望加入的國家三思而行。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外交政策專家孫雲(音譯)表示,中國已有部分利益團體施壓亞投行貸款應「推進中國的經濟議程,特別是推動中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政經學者古德曼認為,中國透過亞投行等機制,可填補亞洲開發中國家對基礎建設的需求和資金缺口。亞銀估計,未來十年東亞地區需要八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來保持經濟成長。

中國政經研究專家龍安志分析,中國欲向周邊國家輸出鋼鐵、水泥等過剩產能,受惠的還是中國經濟。樓繼偉曾指出,亞投行目標包括為中國前進歐亞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沿線國家,提供鐵公路、能源、電信、機場等項目融資。

北京創建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金融新秩序,還主導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規模四百億美元的「絲路基金」,並和俄羅斯共同倡議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瑞特納說,這是對影響亞洲政治及經濟的規則、規範和制度的長期競爭。

美銀美林表示,除了展現中國軟實力外,亞投行主要能讓中國分散高達三.八兆美元外匯準備的投資項目,不必如過去被迫買美債,且能協助中國企業取得國際訂單,並有助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