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處處閒置園區 學者批疊床架屋

2014/06/07 06:00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台大生物產業機電系教授謝志誠昨在「自經區系列座談會」表示,台灣已有太多各類園區,效益到底有多少都還沒檢視,現在還需要多一個疊床架屋的自經區嗎?

謝志誠表示,自一九五○年代以來,台灣每創造一個條例,就會產生一個園區。從都市計畫工業區、產業園區、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到自由貿易港區和桃園國際機場園區,面積總計達八.二萬公頃,相當於三一七○個大安森林公園或三個台北市。

不過,不少開發中的工業區問題重重,包括未租售土地比率偏高、土地閒置卻無法提供廠商使用等,還有的已招商確定、廠商卻未進駐,似乎是在養地,「這些園區的閒置比率究竟多高?我跟主管機關要資料要了二、三個月,就是要不到」。

他表示,二○○三年,政府為了貿易自由化和國際化,設立六海一空等七個自由貿易港區(簡稱自貿港區),但營運績效不明;現在又來一個自經區,且條例中的空白授權比自貿港區更多。

謝志誠說明,自貿港區至少還明確定義範圍,例如航空站、港口;自經區的範圍則是籠統的,「經行政院核定的實體示範區域及指定試點的虛擬示範區」,等於處處皆可是自經區,「有人說自經區是租界,但租界還有『界』,自經區根本是無遠弗屆,全台都可以是自經區」。

他指出,自經區涉及土地使用也是便宜行事,未來政府說徵地就可以徵地。國發會主委管中閔雖曾口頭承諾會將這些相關條文刪除,但國發會至今未將自經區條例自立法院撤回,依目前在立法院的版本,政府仍可隨意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