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劉千郁/特稿
德國捍衛歐元、紓困其他歐元區國家不手軟的做法獲得了回報。即使德國國內選民反對紓困希臘,要求回復德國馬克的聲浪不斷,企業獲利表現顯示德國政府選擇正確,豪華車廠Bayerische Motoren Werke(BMW)與西門子(Siemens)的海外銷售與股價持續上揚。
自1999年採用歐元以來,德國製造業受益於勞工成本下降、匯率走勢穩定等優勢,今年德國失業率降至18年來最低,主要的股市指標DAX指數表現也是歐元區16國中最好。
1990年兩德統一後,德國經濟一度走弱,幾乎被視為「歐洲病夫」,所幸加入歐元區的規定提升了德國競爭力,德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歐盟訂定規範,避免會員國低估貨幣促進出口,德國因此壓低了勞工成本,而西班牙、希臘等國家反其道而行提升勞工成本,最後不敵金融危機衝擊,負債急速累積,財政情況岌岌可危。
歐洲央行以薪資為基礎的競爭力指標顯示,在1999到2009年間,德國的競爭力比鄰近國家提高了13%,希臘與西班牙的競爭力卻下滑了相同幅度,歐洲最大科技工程企業西門子股價就是凸顯德國競爭力優勢的例子之一。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估計,自2001年以來,西門子的企業重整成本高達290億美元(9,300億新台幣),因此提升了歐洲市場占西門子總銷售的比率,由2004年的32%提高至2009年的41%,營業部門獲利也高於美國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法國Alstom等機械設備大廠。
今年以來西門子股價上漲18%,BMW股價上漲32%,德國出口廠商表現推動DAX指數今年上漲4%,西班牙與希臘股市各下跌14%、29%,美國道瓊指數下跌0.6%。
德國企業與股市今年走勢看好,德國WestLB Mellon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Stefan Moeckel表示,企業普遍認為獲利與成長十分樂觀,預估DAX指數今年上看7,000點,上週收盤點數為6,040點,德意志銀行預估德國今年經濟成長率2%,高於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
專家指出,如果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41%的德國沒有加入歐元區,在金融危機中恐怕受傷會更為慘重,慕尼黑Bayerische Landesbank銀行首席經濟師Juergen Pfister說,金融危機會使得德國馬克大幅升值,重創出口廠商,2009年的經濟衰退情況會更加嚴重,歐元提供了貨幣穩定的功能。歐元啟用之前,德國馬克一向被視為避險天堂,匯率變動劇烈,90年代的前半期,德國馬克對義大利里拉升值了約50%。
不過德國選民似乎感覺不到使用歐元的好處,在歐洲各國領袖今年決定的紓困計畫中,德國納稅人必須負擔最大的一部分,根據6月底的一項民調顯示,有51%的受訪者希望重新採用德國馬克作為國家貨幣,高於2008年3月的三分之一的比例。
德國退出歐元可能損失慘重,倫敦巴克萊資本首席歐洲經濟師Julian Callow說,歐元區的分裂將對德國造成大問題,德國的損失可能比大部分的其他國家多得多,德國製造業在歐洲市場佔有率大幅成長,德國不會輕易鬆手。德國出口的成功反映在整體經濟上,6月失業率連續12個月下跌至7.5%,低於美國的9.5%。
退出歐元區不是德國近期內的可能選項,不過即便德國最後決定放棄歐元也不會一無所得。投資顧問機構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Christopher Smallwood表示,一旦德國重新使用馬克,貨幣升值幅度可以降低貿易盈餘,平抑物價、刺激國內需求,高額貿易盈餘最終可轉化為提高家庭生活水準的政府與消費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