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商甲骨文人力資源部協理彭雪紅。(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范家瑜/台北報導〕由自由時報、yes123求職網所舉辦的2008年「人才策略」企業論壇,第三場昨日在台北舉行,邀請到美商甲骨文人力資源部協理彭雪紅(見圖,記者張嘉明攝),進行「找對人,事情就對了─甲骨文招募制度的設計與管理」專題演講,吸引超過100位公司主管與人資部門的專業人士熱烈參與。
彭雪紅以十幾年進行面試的經驗,和與會者詳細的分享企業在招募人才時的技巧與禁忌,讓與會者對企業在進行招募與面談的流程,有了完整的參考輪廓與步驟。
重新找人 企業付高成本
彭雪紅認為,高階主管往往有一個迷思「找錯人再找就好了」,卻忽略當一個員工離開企業時,企業本身所需付出的成本,其實是難以想像的高。例如重新招募人才的廣告費用,訓練員工的時間、人力;其他還有許多隱含的成本,像是當企業的流動率、離職率很高時,會影響員工的士氣,甚至無法展現出應有的績效。
因此美商甲骨文要招募新人時,人資部門都會先讓其他主管瞭解無效徵才時,企業所需付出的代價到底是多少。彭雪紅也以實際的數字來證明,若月薪八萬元的員工提出辭呈,對於企業所有有形與無形所消耗的成本,可是超過47萬元。
而要降低招募錯誤人才的方法,可以運用員工內部的推薦,美商甲骨文的員工如果成功的向公司推薦合適人才,當月就可以獲得高達3.2萬元的獎勵金。為何美商甲骨文願意做出如此高的回饋,來鼓勵員工作內部推薦?
彭雪紅表示,願意介紹親朋好友進自己的公司,對公司都有一定的向心力、高度的認同感與忠誠度,由員工來推薦,也可以維繫新進員工的凝聚力;此外,由於顧慮公司對自己的觀感,並且維護自己的面子,推薦的人才一定不會太差。
由於內部薦舉的確帶來很高的效益,美商甲骨文的新進員工,有高達60%都是經由內部員工所介紹,成功的減少公司進行確認應徵者背景的成本、加強員工向心力,並降低徵才的失敗機率。
彭雪紅認為,傳統面談由於無法蒐集應徵者重要的資料,容易預設立場,並忽略應徵者的工作動力,因此企業應跳脫傳統面談的框架,而是改以目標徵才的方式,才能夠準確的預測求職者工作表現的能力、給予所有應徵者公平的機會,並且獲得求職者的認同。
不同於許多人資主管,彭雪紅相當強調應該要尊重求職者、給予求職者很好的面試經驗,因為企業在求才的過程,也是建立企業形象的重要關鍵因素,企業徵才,不應該用「賞碗飯吃」的心態,維護求職者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也是企業應該加強的環節。
彭雪紅也針對許多面試的小細節提醒人資主管,像是應該隨時作筆記、而非靠記憶力,如此才能完整的記錄面試的過程。
最後一場企業論壇將於24日在新竹市竹科科技生活館201會議室舉行,地點在新竹市科學工業園區工業東二路一號,歡迎各界前往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