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企投資歐盟 擬強制技轉、當地僱工

2025/11/25 05:30

歐盟計畫加強規範外國投資,以避免中國企業在未造福在地經濟下,占盡歐洲開放市場便宜。(法新社資料照)歐盟計畫加強規範外國投資,以避免中國企業在未造福在地經濟下,占盡歐洲開放市場便宜。(法新社資料照)

針對特定產業實施 避免中資占盡開放市場便宜 卻未造福在地經濟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金融時報週一報導,歐盟計畫加強規範外國投資,包括要求部份產業強制技術轉移與必須僱用本地勞工等,以避免中國企業在未造福在地經濟下,占盡歐洲開放市場便宜。

相關修訂規則尚在討論階段,是歐盟執委會下月將提出的議案之一,這些議案旨在提振歐洲疲軟的工業基礎與低迷的經濟成長。

歐盟負責產業政策的執行委員塞儒內指出,這些要求應「確保外國投資不應僅限於外國組裝的零件,也應有助於整個歐洲價值鏈的運作」。他說,修訂後的規則可能規定外國投資人必須聘用當地勞工,並在電池等特定產業轉移技術;他強調,外國投資計畫「必須有利於歐洲成長,而不只是作為歐洲市場的入口」。

一名歐洲官員證實該立法,表示法案內容不會具體提到中國,但基於中國對歐盟的投資規模,立法的焦點顯而易見。歐盟執委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歐盟的直接投資年增八十%至九十四億歐元。

寧德時代電動車電池廠 被盯上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成為關注焦點。該公司已在德國設立一座電動車電池廠,目前在匈牙利與西班牙分別興建規模七十億歐元與四十億歐元的電池廠。

為了興建西班牙廠,寧德時代計畫引進兩千名中國勞工,另擬僱用三千名員工,據信多數是西班牙籍運作該廠;但一些工會官員預測,依據中國政府政策,寧德時代將不願分享其最有價值的技術機密。

一名西班牙官員說,馬德里強烈支持歐盟升高外國投資規範的議案,此舉將「促進歐洲的經濟安全與韌性,並確保外國直接投資(FDI)將在歐洲各國創造強勁的高附加價值、技術性的工作與就業機會」。

歐盟車商籲 規定歐製零件比例

另,法國汽車零件製造商法雷奧(Valeo)指出,該產業正遭遇「達爾文式轉變」,示警除非布魯塞爾保護該產業免於中國的競爭,否則該公司多數的裁員將在歐洲廠。

法雷奧執行長佩里亞特指出,從二〇二二年至今年該公司已關閉三十八座廠,期間僅新開四家廠。法雷奧與其他業者要求歐盟推出汽車中歐製零件比例的規定。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協會(CLEPA) 警告,如果不採取行動,至二〇三〇年將有三十五萬份工作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