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
7月底累積虧損4179億 今年利潤估292億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於上月十九日召開,決議民生電價平均調漲三.一二%、產業用電凍漲,整體平均電價僅微調〇.七一%。根據最新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有委員指出,台電今年估合理利潤二九二億元,若對比七月底還有四一七九億元累積虧損,估約十四年才能全數彌補,對財務是緩不濟急。
審議委員提核能減碳 促能源多元化
也有委員提醒,面對半導體與AI(人工智慧)產業未來用電需求持續成長,而我國火力發電占比約八成,易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核能在減碳上具正面效益,政府仍應推動能源多元化以提升能源韌性結構。
根據紀錄摘要,多數委員支持工業電價凍漲、民生電價合理調整,或採取差異化調整策略。有委員指出,台灣電價水準仍低於韓國,台灣工業電價每度四.二七元,韓國為四.九六元,差距雖不大,但由於韓國輸美關稅約十五%、台灣為二十%的加成原稅率,直接比較並不恰當,若強行調漲,恐削弱產業競爭力,因此主張工業電價暫無調整空間。
台電在八月底的電價審議工作會議中強調,雖然燃料成本已回穩,但仍高於烏俄戰爭前的水準,加上綠能大量併網,外購綠電支出增加,推估應有電價為每度三.九九八元;不過,台電也補充,躉購費率逐年下滑,且未來大型綠能案場將直接進入市場交易、不再售電予台電,購電量與支出預期將逐步趨緩。
另有委員指出,台電今年合理利潤為二九二億元,截至七月底累積虧損達四一七九億元,若以現行利潤水準估算,約需十四.三年才能彌補虧損,根本「緩不濟急」。
根據台電最新財報,在七月獲利一九六億元、八月再賺一八〇億元挹注下,前八月稅前盈餘達二二一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四〇〇億元已有改善,累積虧損也縮減至三九九九億元。但民生十月、產業十月中旬恢復非夏月電價後,台電年底仍將出現單月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