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美關稅成變數 勞資都想說服對方

2025/08/24 05:30

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預計九月底登場,關稅恐成為變數。(彭博檔案照)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預計九月底登場,關稅恐成為變數。(彭博檔案照)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預計九月底登場,今年多了美國關稅變數,尤其是機械、工具機等傳產製造業,將承受最大衝擊。「偏偏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又這麼漂亮」,身為最低工資審議委員學者代表的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坦言,調幅是依據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屬於「落後指標」,但關稅的衝擊卻在「未來」,最後結果得看勞資雙方在會中如何說服對方。

雖然關稅衝擊逐漸顯現,但在人工智慧(AI)商機爆發、且關稅的提前拉貨潮下,主計總處日前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四.四五%,而全年CPI估約二.二一%,勞團已放話,調幅至少得達四%才合理。

面對台灣被收取「二十+N」的關稅,目前對製造業的衝擊已經顯現,實施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的家數明顯增加。在今年七月召開的「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中,已有資方代表呼籲政府重視關稅、匯率及歐盟課徵碳關稅等變數造成的衝擊,也建議政府協助受影響的企業及勞工。

對於資方代表以關稅為由,呼籲縮小調幅。勞方代表、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直言,關稅的因素與當年新冠疫情一樣,都只是「變數」,且疫情影響的是「全體」國人,但關稅影響的僅是輸美的部分產業,雇主以此理由拒絕調漲,就是「無限上綱」;他並喊話資方,若堅持要縮小調幅,「請拿出實際數據」,證明哪些產業受到多少衝擊,而非僅是空泛的訴求。

勞動部官員私下表示,當年面對疫情如此大的衝擊,基本工資審議會還是做出調升的決定,但同時也通過經濟部提出的基本工資補貼方案,針對受疫情影響,營收衰退幅度達十%以上的事業單位給予補貼,這或許是面對美國關稅衝擊,可以比照的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