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科技巨頭未來數年可望維持高速成長,仍深受資金青睞。(歐新社)
■鄭永欣
全球股市持續呈現多頭格局。美股指數屢創新高,美元走弱,加上多數非美國國家的貨幣政策轉向寬鬆,推升了低基期市場的表現。歐洲、亞洲及新興市場皆在今年展現強勁漲勢,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
央行寬鬆政策 可望支撐股市進一步上漲
川普再度上任後,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回顧其上一任期,全球股市整體呈現向上趨勢。儘管新任期政策走向尚未明朗,可能影響美國經濟成長預期,但市場普遍預估聯準會將於9月啟動降息,寬鬆貨幣政策有望支撐經濟動能。
美國因關稅政策影響,下半年通膨仍具不確定性;但多數國家已預期通膨將顯著回落,並正式進入降息循環。寬鬆資金流入資本市場,有望推升低基期地區股市顯著上漲,成為今年表現突出的板塊。
AI題材持續發酵 科技股財報亮眼
儘管美國主要指數表現略遜於其他市場,但企業基本面仍具吸引力。標普500企業第二季財報超出市場預期的比例高,大型科技股業績與展望亦符合預期,樂觀情緒推升股市持續走高。
目前AI對股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基礎建設領域,應用軟體與載體仍處於想像階段。然而,在AI所描繪的未來藍圖下,相關產業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儘管部分投資人擔憂估值過高、可能出現泡沫,但股價成長性取決於未來獲利能力,而非當前價格高低。
以七大科技巨頭為例,市場預估其明年平均獲利成長率達19%,未來數年仍有望維持高速成長,顯示即使股價已漲多,仍深受資金青睞。
最佳配置:成長股+高股息股
股市漲多後,易受消息面影響而波動加劇。若投資組合中納入高股息類股,則可提升防禦力。根據歷史統計,2011年全球經濟復甦放緩長達23個月,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僅上漲4%,而MSCI全球高股息指數則上漲9%。
新冠疫情期間,聯準會政策劇烈轉向,市場充斥不確定性。2021年至2023年期間,MSCI全球高股息指數上漲4%,反觀MSCI全球國家世界指數則下跌4%。
歷史經驗顯示,高股息股票在市場波動期間具備穩定報酬的特性,能提供投資人安心感,並有助於度過波動期,追求長期資產增值。建議投資組合中除配置高股息類股外,也應納入大盤型股票,以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配置效益。
(作者為瀚亞投信產品投資策略部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