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船製造業營收及EPS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漢翔科技服務業務可分為綠電儲能和燃氣渦輪發電2大領域,圖為風光儲電力島。
(記者王憶紅攝)
運輸族群拚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製造飛機、製造船隻的漢翔(2634)、台船(2208)也陸續開拓綠能相關事業。漢翔除國防、民用業務外,近年已增加科技服務業務,拚儲能、發電領域。台船也透過子公司成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司,參與台灣離岸風電建設,逐步實現減少碳排的願景。
漢翔開發電力島儲能系統 拓展東南亞市場
漢翔科技服務業務可分為綠電儲能和燃氣渦輪發電2大領域︰在儲能方面,漢翔瞄準用電大戶,今年2月在台中水湳廠區正式啟用「2MW風光儲電力島示範案場」,也就是將風力、太陽能等能源轉換成電力加以保存,漢翔自用電力島5月已正式動工,目標在今年建置能滿足全公司用電需求的電力島。同時,也與馬來西亞縱橫集團策略合作,計畫未來將電力島輸出到東南亞市場。
除電力島外,漢翔台中廠區5MW儲能系統早在2021年8月就完工掛表送電,當年9月順利通過台電輔助能力驗測,成為全台第一家自主投資、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的企業。除台中廠外,也有沙鹿、岡山案場,在增加電力容量下,使電網穩定運作,若遇有突發事故時,能立即供電,將社會受到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2024年初漢翔更與台塑新智能結盟,瞄準儲能市場未來新局。
在發電方面,漢翔則是攜手美商奇異(GE)切入燃氣渦輪發電機組,並執行台電通霄電廠、中油的燃氣渦輪發電機組案,漢翔未來長期發展規畫,是將發電與儲能系統結合,成為一套自給自足的能源系統。
台船與比利時商合資 搶台灣離岸風電工程
台船近年來則投入智慧船舶的研發,包含能源監控系統、機艙管理系統等,並開發多燃料船艦、電力推進船艦以及無人船艦等造船事業外,也積極投入綠能產業。2019年與比利時公司GeoSea合資成立「台船環海公司」,參與台灣離岸風電建設,除建造台灣首艘自製的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船「環海翡翠輪」外,海事工程部分則拿下「海龍風場」、「渢妙風場」等合約;另外,台船規劃綠能設備自建自用,利用廠房屋頂浪板設置太陽能面板發電,藉此增加廠區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同時減少外購電力。台船也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共同發展海洋能技術,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