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磊與大股東世界先進攜手建置8吋碳化矽(SiC)晶圓製造產能,近期開始在世界先進的竹科2廠裝機設生產線。(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報導報導〕化合物半導體廠漢磊(3707)與大股東世界先進(5347)攜手建置8吋碳化矽(SiC)晶圓製造產能,近期開始在世界先進的竹科2廠裝機設生產線,目標於2026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初期鎖定工控與消費用產品。
初期鎖定工控與消費產品
漢磊董事長徐建華表示,目前SiC雖供過於求、造成市況不佳,但長期而言,SiC元件的高效能、低能耗的特性,在因應地球暖化問題上,還是會創造出更多的需求。8吋生產線在技術提升及成本改善上有較大的空間,因此,現在投入升級是時機,也是為未來成長布局。
世界先進去年斥資24.8億元認購漢磊私募股票,取得漢磊逾13%股權,當初雙方就規劃聯手搶攻8吋SiC晶圓技術及生產製造,目標將於2026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初期鎖定工控與消費用產品,未來擴展包括電動車、AI資料中心、綠能等應用。
不畏中國殺價打壞市場
受到中國大舉投入SiC領域,市場競爭激烈、血流成河,美國SiC大廠Wolfspeed不堪虧損,正進入破產重整階段。漢磊及世界先進長期仍然看好SiC,依計畫建置生產線,對於建置多少產能以及相關地細節,徐建華暫不透露,等待下月法說會時將對外說明。
設備業者透露,漢磊目前6吋的SiC月產能大約4千片,8吋的設備較昂貴,以1台離入機的設備價格需新台幣1億元估算,初期會先建置月產能1千片以上,等日後看客戶需求及市況再進一步評估是否擴增產能。
化合物半導體業者也表示,在中國殺價競爭下,SiC一路跌價,但預期成本降低,會帶動市場需求增加,因為SiC可應用的領域比太陽能大很多,包括汽車、5G、家電、交通建設,都需要SiC高壓、散熱較佳表現的解決方案,非中國的供應鏈,殺價競爭相對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