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投資觀點〉穩定幣時代將啟 數位金融準備好了嗎?

2025/07/21 05:30

穩定幣結合區塊鏈的轉帳效率,也保留法幣的穩定特性,逐漸成為數位經濟的潤滑劑。(法新社)穩定幣結合區塊鏈的轉帳效率,也保留法幣的穩定特性,逐漸成為數位經濟的潤滑劑。(法新社)

■邱喜專

比起大起大落 這種幣設計來「不動如山」

在加密貨幣市場經歷數年劇烈波動後,近來一種被稱為「穩定幣」的數位資產重新成為焦點。與比特幣、以太幣等幣種不同,穩定幣的設計初衷是「不上不下」,其價格通常與美元、歐元或黃金等資產掛鉤,透過準備金維持穩定。

穩定幣用途廣泛,從加密交易中的避險工具,到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抵押品、甚至在部分高通膨地區成為民間通用的支付媒介。它既結合區塊鏈的轉帳效率,也保留法幣的穩定特性,逐漸成為數位經濟的潤滑劑。

然而,過去幾年部分穩定幣爆發信任危機,引發外界對其儲備金是否真實、運作機制是否透明的疑慮。2022 年Terra USD崩盤事件更讓「演算法穩定幣」遭到廣泛質疑,也促使各國政府加快監理規劃。

美歐領先立法 穩定幣走向合規正名

2025年6月,美國參議院通過《GENIUS Act》,這是首部專門規範穩定幣的聯邦級草案。內容包括:發行方需持有100%準備金、定期接受審計、禁止作為投資商品販售,並納入反洗錢規範。若後續眾議院通過,穩定幣將正式進入「合法合規的美元資產」範疇。

歐洲也不落人後。歐盟《MiCA 法案》自2024年底上路後,已要求穩定幣發行者持牌營運、定期申報儲備與交易紀錄。這意味著全球兩大經濟體皆已為穩定幣劃定明確的監管邊界。

企業端也快速跟進。Coinbase推出24小時USDC穩定幣支付服務,支援Shopify等大型電商平台。Circle公司則申請成為受監理的穩定幣信託銀行,強化金融信任基礎。這些行動顯示,穩定幣正在從加密世界的工具,轉型為跨境支付與數位商務的重要基礎建設。

台灣尚在觀望 投資觀點從長線應用看機會

目前台灣尚未針對穩定幣提出明確分類,但金管會已將虛擬資產納入關注,並預告將加強對交易平台與特定金融行為的管理。未來是否比照國際,建立穩定幣專法或納入金融監理,將成為關鍵觀察點。

對投資人而言,穩定幣的機會不在價格漲跌,而在其所串接的應用層:誰能在這場全球數位支付與跨境金融重構中,提供關鍵技術、基礎建設或標準制定,將可能成為長期的受益者。

穩定幣作為「價格穩定的數位貨幣」,是讓數位經濟走進主流的重要媒介。當全球法規逐步明朗、企業採用持續擴大,穩定幣將不再只是加密世界的避險工具,而可能成為下一代數位金融體系的骨幹。

(作者為群益金鼎證券公司數位業務處資深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