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總資產排名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台新新光金控7月24日掛牌,四強爭雄的時代正式來臨。
(記者靳昌玲攝)
7月24日是「台新新光金控」正式掛牌的日子,對國內金控集團來說,「新新併」不單只是兩家金控的合併,而是宣告四強鼎立的時代正式來臨。所謂大者恆大,根據統計,包括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中信金(2891)及台新新光,這四家金控的資產規模合計達新台幣43.58兆元,將牽動未來金融產業之發展及方向。
台灣金融業兩大問題︰家數太多、整併太少
一位民營金控主管直言,我國金融業的兩大問題,家數太多、整併太少,也就是(overbanking);如今,金融業都有共識,想要把業績做大,前提是自己要夠大,也就是先壯大自己,才有辦法出去跟別人拚搏。
然而,這不只是想法而已,金融業者也開始加速整併的腳步,展開具體的行動。這包括了玉山金(2884)於3月18日宣布收購保德信全數91.2%的股權,以27.62億元買下;還包括去年底,永豐金控(2890)也將以總價599億元併購京城銀行等。
當然,最受到金融市場矚目是 「新新併」,畢竟這是國內首宗金控公司間「合意併購案」,也就是金控加上金控,別具有意義。未來,兩大金控將合體成為一家金控,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股票代號維持為「2887」。
新新併躍成為第四大金控
其中,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2888)合併案,在3月31日獲金管會點頭,7月24日之後,其資產規模一躍成為四大金控之一,改寫我國金融版圖變化。
如果進一步檢視,根據金管會提供的「金融控股公司合併報表財務資料」,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資產總額前四大集團,分別是國泰金控13.88兆元拿下第一名;排名第二是富邦金控,資產總額為12.12兆元;國內排名第三是中信金控,目前是8.98兆元;至於排名第4是台新新光8.58兆元。
尤其,從資產總額來看,中信金原本想透過「中新併」,也就是非合意併購新光金,成為國內第一大金控龍頭,一旦如此,國泰金跟富邦金將排名落在第二及第三,整個態勢也將完全不同。
金管會未認可 中新併闖關失敗
不過,「中新併」最終因為沒有得到主管機關金管會的認可,這場高潮迭起的金融併購案,仍舊闖關失敗。
另一方面,由於中信金與台新新光的資產規模接近,一家是8.98兆元、另一家是8.58兆元;也就是說,假如市場有新的變化或是殺出新的併購案,屆時,中信金要慎防,被超車落居為金控第四。
至於被稱為「金控雙雄」的國泰金和富邦金,過去多年,國泰在資產總額居冠、富邦則是市值位居第一,雙方擁有各自的事業版圖。
金融業兩大龍頭目前暫無大型併購計劃。其中,外界也關注國泰與富邦是否將進一步動作;尤其,富邦金已在2023年,以非合意併購的方式合併了日盛金,之後還會有什麼樣的合併計劃?
「你的業務規模要夠大,才有說話的份量」,民營金控主管表示,毫無疑問,民營四大金控將繼續主導我國金融業的發展, 「大者恆大的效益,接下來幾年會更加明顯」。
一家中型金控的業者也透露,其實,很多案子原本就在接洽進行中,特別是併購案子。不過,這種很「看緣分的」,因為過程當中,常常會有很多變數;他強調,沒有到最後,誰都沒有把握會不會成局。
展望未來,為了穩固金控江山版圖,四大金控是否會加速合併,未來還會有什麼新的挑戰與變化,金融業者正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