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飾、製鞋、成衣及汽車零組件業者坦言短期匯損難免,但希望台幣匯率能守住30元關卡。(資料照)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傳統製造業營收及第一季EPS
台幣升值,進口業者鬆一口氣,但以出口美國為主的窗飾、製鞋、成衣及汽車零組件業者,面對台幣兌美元匯率急升,坦言短期匯損難免,但希望台幣匯率能守住30元關卡,否則就得和客戶重新議價。
採購原物料使用美元 自然避險
窗簾廠億豐(8464)表示,去年美國市場占億豐總營收比重高達71%,今年第一季約69%,面對台幣兌美元急升,億豐是採自然避險方式降低匯率衝擊,很多原物料都是用美元採購,而且公司剛好在台幣轉強前,換了一大筆匯價很不錯的新台幣,要用來支付4月30日要發放的現金股利。
億豐坦言,近期新台幣強升、大幅波動,難免會產生匯兌損失,並影響業外表現,億豐第一季業外匯兌利益為1.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億元減少,若第二季台幣兌美元再巨幅波動,難免會有匯損。
汽車傳動零組件大廠和大(1536)表示,美國市場占和大總營收比重約65~70%,這一波台幣兌美元匯率一次升值10%,不僅速度快,升值幅度又大,如果是新的客戶,報價可以依匯率變動進行成本轉嫁,譬如,報價原本是新台幣32元兌1美元,現在升值到30.3元兌1美元,升值的1.7元可以由客戶吸收。
但舊客戶就沒辦法轉嫁匯差成本,若台幣升值,和大得自行吸收,屆時會影響毛利並出現匯損,和大表示,目前舊客戶報價大約落在台幣兌美元31.5元左右的匯率,若台幣升值至2字頭,和大就得和客戶洽談是否補貼5~6%的匯差成本,否則就得虧錢賣。
短期匯損 長期可望維持平衡
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表示,東陽對客戶的報價是隨著匯率變化,每10天進行更新,短期匯率波動當然會出現匯損,但長期有升有貶可以維持平衡,況且,汽車零組件AM(售後維修市場)產業的競爭同業都是台灣廠商,匯率及環境有變動,大家的立足點都是一樣的。
車用LED廠聯嘉光電(6288)表示,公司80~90%的營收來自北美市場的貢獻,公司一直持有一定的美元部位進行調節,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對聯嘉來說比關稅影響更大。
聯嘉目前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壓力點在29點多元,若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到28元,聯嘉就必須和客戶重談出貨價,還好聯嘉已重啟美國廠計劃,在美國和墨西哥兩地都押寶。
自行車大廠巨大(9921)則指出,巨大一直都有採取自然避險以及相關匯率風險管理措施,最近台幣兌美元匯率急升,短期一定會造成匯兌損失,但巨大一直與客戶都有定期的調價機制,且透過遠期外匯,來降低匯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