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電電公會新龍頭劉揚偉:再創台灣ICT產業榮景

2025/05/16 05:30

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強調,產業趨勢正朝向區域製造發展,每家企業都需建立完整的全球布局。(記者方韋傑攝)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強調,產業趨勢正朝向區域製造發展,每家企業都需建立完整的全球布局。(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電子大廠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日當選電機電子公會新任理事長。劉揚偉表示,將秉持分享、合作、共榮的理念,攜手台灣企業透過團隊合作與平台化服務,再創ICT(資通訊)產業榮景,讓台灣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AI結合平台化 科技日不落國

劉揚偉認為,公會未來發展有3大方向,首先,希望台灣現有的科學園區改為科技園區,以更貼切產業發展,並以此為核心,攜手政府帶領會員廠商共同打造科技「日不落國」;第二,憑藉AI結合平台化策略,創造全新產業生態系統與新價值;第三,秉持分享、合作、共榮理念,與合作國家、會員企業共同推動產業轉型與發展。

劉揚偉表示,電電公會擁3005家會員廠商,涵蓋資通訊、半導體、光電、家電、重電等16類生產事業,總員工人數92萬7150人。這些會員企業的產業產值及出口產值,約佔台灣總產值及總出口值的一半,顯示其對台灣經濟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是台灣成為國際科技王國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小隱形冠軍 協助布局國際

劉揚偉指出,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及經濟變局對台灣產業帶來重大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目前公會會員中約有7成、2000多家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擁有優良技術與產品,許多為隱形冠軍,但在全球經濟變革與關稅調整下,面臨語言、文化、技術、法規等多重挑戰。

劉揚偉強調,產業趨勢正朝向區域製造發展,每家企業都需建立完整的全球布局,尤其中小企業在布局上挑戰更甚以往。公會將協助會員企業調整策略,共同度過難關。因應全球AI產業浪潮,應把握AI帶來的機會,以平台化策略打造全新產業生態系統,讓中小企業有更多參與空間,提升台灣在AI產業的國際價值,並推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