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右)和英國首相施凱爾(左)預定八日宣布,達成「完整且全面」的貿易協議。(美聯社資料照)
對等關稅後 首份協議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英國首相施凱爾預定八日宣布,雙方達成「完整且全面」的貿易協議。這是川普上任後首份雙邊貿易協議,英國成為白宮上月宣布對等關稅措施以來,第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也是施凱爾繼印度之後,在一週內促成的第二項貿易協議。由於記者會延後召開,協議具體細節在截稿前仍不明,但該協議可能僅限於對汽車製造等特定產業提供關稅減免。
川普在四月二日發布的「解放日」聲明,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因此面臨龐大壓力,必須盡快推出相關協議。施凱爾也同樣面臨來自汽車與鋼鐵業者的壓力,亟需與華府達成協議,以免關稅帶來的「毀滅性」影響,因此這項協議被視為他的一項重大成就。
據報導,英方談判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減少或取消川普對英國汽車和鋼鐵徵收的廿五%關稅。美國是英國汽車最大出口市場,二○二四年美國占英國汽車出口總量逾四分之一。此外,英國也尋求其製藥和航太產品獲得關稅豁免,美方則希望拓展美國農產品在英國市場的准入。但施凱爾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為了協議而降低英國的食品標準,也不會允許含氯清洗的美國雞肉或荷爾蒙處理的牛肉進口。
這份協議對英國出口商而言具有象徵意義,並可帶來實質紓困,但對於川普試圖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則幫助有限。據統計,美國去年對英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為一一九億美元,美國從英國進口商品總額為六八○億美元,僅占美國全年進口商品總額的二%。
做為協議的一部分,英國也將調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包括將汽車進口稅從十%下調,並減少對肉類品的關稅。雙方也討論英國可能削減對美國科技業造成影響的數位服務稅(DST)。金融時報報導,英國官員坦承,這份協議遠遠不及過去保守黨政府所追求的脫歐後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