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3月工業生產統計。(統計處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昨公布三月工業生產指數一○六.一、年增十三.六五%,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一○六.八九、年增十四.七一%,皆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同寫連十三個月成長。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三月製造業生產熱絡主因是人工智慧(AI)需求不減,其次是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導致部分拉貨潮。
第一季工業生產指數九十八.三、年增十一.九五%,第一季製造業生產指數九十八.七七,成長十二.七九%,連五季紅。統計處預估,四月製造業生產指數估落在一○○.二四至一○四.二四,年增十四.四%至十九%。
黃偉傑說明,主因是受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熱絡,挹注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但部分傳統產業仍受市場競爭及需求保守影響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二十五.○七%,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二十九.四九%,面板及其零組件業因客戶拉貨動能增強,年增十.○五%;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二十一.二二%。
傳產方面,因市場需求疲軟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分別年減四.七八%、三.九四%;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十.八二%,主因部分車型零件短缺,加以部分汽車零件因國內外接單減少而減產;機械設備業則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積極擴充產能,年增七.五七%。
展望未來,黃偉傑表示,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太大,確實三月有廠商反映提前拉貨情況,但目前支撐外銷動能仍是AI浪潮,尤其現處全球經濟前景混沌不明之際,能確定的是「AI應用浪潮沒有趨緩」,AI發展態勢相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