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專家認為,全球重啟降息循環,台灣央行不太可能逆風升息,但再度升準可能性不小。
(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於9月啟動降息,全球重啟降息循環,台灣央行是否跟進?學者專家多認為,「台灣央行目前沒有降息的理由」,也不太可能「逆風」升息,但再度「升準」可能性不小。
合庫金首席經濟學家徐千婷認為,央行6月升準、不升息搭配第6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就已經表明主軸是「房市」。9月是否再度升準,8月房市相關數據是關鍵.尤其是央行關切的不動產集中度以及房貸餘額增加速度。
房市是主軸 關注9月是否再升準
另外,有鑒於不動產集中度高可能危及金融穩定,央行日前對國銀展開道德勸說,要國銀9月6日繳交未來一年不動產總量自主管理計畫,預期央行將會與房市數據一併送進理監事會議討論,若能讓理監事放心,或許就有機會維持利率不變;反之,再度升準機率就很大。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有兩大理由支持央行9月升息︰第一,台灣今年經濟表現不錯,主計總處雖然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但仍有3.9%;第二,央行此刻正在打炒房,不會降息砸自己腳。不過,近期物價已有趨緩,加上美國準備降息,央行其實也不用急著現在升息。所以,看起來升息與不升息機率大概是一半一半。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從絕對數字來看,在先進國家中,除日本外,台灣基準利率2%偏低;再則,國情不同,雖然美國先前通膨一度達7%~8%,台灣不過3%多,但是美國薪資調幅高,若台灣CPI年增率長期時間維持在2%水準,民眾只會感受到物價上漲壓力大,加上房價狂飆,央行此刻沒有降息的理由。
房貸鬧錢荒 若升準資金可能更緊
不過,央行也不太可能於9月升息,除非獲得政府各部會支持,否則,「逆風」升息不只有外界輿論壓力,也得承受內部怨言。倒是升準機會不小,畢竟升準沒有升息敏感,只是目前銀行已經在鬧錢荒,若升準,資金可能會更緊,年輕人借不到錢買房又會怪罪到央行身上。
追根究底,台灣高房價問題根源還是在長期低利率,資金太過寬鬆是最大的麻煩。邱俊榮說,從經濟學邏輯來看,通常資金多、物價上漲,但是貿易財不會漲太多,因為有國際套利空間,可以從國外進口,但一定會推高非貿易財、房地產。因此,房價上漲從來就不是供需問題,而是市場資金太過寬鬆。
邱俊榮認為,台灣近期經濟成長結構已經改變,從過去高度依賴出口到現在內需可以撐起一片天,央行也應該好好思考,究竟是短期考慮長期、還是長期考慮短期,以台灣這樣的經濟體,長期合理的利率水準應該到哪裡?才不會扭曲市場資源,將資金引導至實體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