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保險業每年固定產生一至兩兆元的新錢,只要有合適的案源,投資上兆元很有機會。 (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吳欣恬、王孟倫/專訪
行政院推出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全力引導壽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保險業每年固定產生一至兩兆元的新錢,只要有合適的案源,投資上兆元很有機會。
每年新錢逾兆 尋求投資項目
彭金隆表示,壽險業過去投資海外報酬率好,獲利穩定,但二○二二年美國大幅調升利率,海外投資避險成本飆升,嚴重侵蝕實質獲利;加上二○二六年新資本制度實施在即,國外投資的資本壓力下,都加強國內投資對壽險業的吸引力。
對於政府加大力度引導壽險資金投入公建,彭金隆認為這是很好的契機,且目前壽險業有需求也有意願,重點在於能不能盡快提出很多可產生穩定現金流,又適合壽險業的投資項目。
彭金隆說,過去大家習慣採編列預算方式,民間資金很難進入,如果類似例子可以成功,未來應用在交通建設、綠能電廠、甚至機場跑道等其他有穩定收入的公建項目,都可以考慮評估,甚至未來可採證券化方式。
他指出,站在金管會角度,可從三方面來做:一是修改資本適足率(RBC)規範,目前已將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基金的風險係數降至一.二八%;本來只保證五年不變,為鼓勵業者積極投入,只要現在投資的都維持採計,且全部投入國家公共建設型私募股權基金(PE)也研議比照。
其次是鬆綁相關投資法規,像是參與的公建符合一定條件可以持股到四十五%。最後,未來公建如果要進行商品化,金管會也可提供證券化的技術協助。
彭金隆表示,台灣的資金不缺,就是標的要趕快出來,否則我們的錢就去買國外的公債、建設別的國家,這很可惜。他指出,保險業今年上半年新增的錢就有一兆三千億元,每年在台灣因為保費跟給付之間的差額,固定都會產生一至二兆的新錢,也要尋找投資標的,假設現在馬上有很好的標的,保險業的新錢源源不絕,還有四大基金,只要有合適的案源,民間資金投入公建,很快上兆元不會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