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陽能製造理事會(ESMC)一月底致函歐盟執委會,呼籲歐盟採取緊急措施,限制中國光電產品進入歐洲市場,以保護歐洲的光電製造產業。(彭博檔案照)
ESMC籲歐盟採取緊急措施 保護歐洲光電製造產業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的太陽光電產品大舉輸往歐洲,除了進一步鞏固在歐盟的市場主導地位,也對歐洲本地的太陽光電產品製造商造成巨大衝擊,後者已呼籲歐盟採取緊急措施,限制中國光電產品進入歐洲市場。
中國太陽光電組件 接受官方補貼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歐洲太陽能製造理事會(ESMC)一月底代表歐洲八十家光電產品製造商致函歐盟執委會,呼籲歐盟迅速採取措施,保護歐洲的光電製造產業。信函指出,來自中國過剩和接受補貼的太陽光電組件,目前有大量產品積壓在歐洲的港口和倉庫,產品過剩是中國野心勃勃的產業戰略所造成的,這已導致太陽光電產品價格下跌,歐洲製造商有大量未出售的庫存,進而使歐洲的太陽能產業面臨危機。
自去年以來,歐盟已提出去風險經濟戰略,並規劃逐步降低對中國產品的過度依賴。在歐盟公布氣候目標和能源轉型路徑圖的背景下,選擇新能源產品已是長期趨勢,但中國在該領域的製造和交付能力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補貼調查正在進行中,並引發中國的不滿。
提建立收購機制三點建議
ESMC在致歐盟執委會的信函中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是建立歐盟層級的收購機制,採購積壓的太陽光電模組庫存;其次是立即修改臨時危機和過渡框架,給歐盟製造的太陽光電組件項目或製造商財務支持;最後是加速實施「淨零工業法案」和強迫勞動法規立法中涉及保護歐洲太陽光電製造商的規定。
ESMC認為,如果未來兩個月內不能迅速實施這些緊急措施,貿易保護措施不可避免地將成為最後的手段。ESMC秘書長林達爾(Johan Lindahl)表示:「可能的關鍵決策應該今天就做出,沒有這樣的決定,將嚴重損害歐盟對可持續和有彈性能源的渴望。」
ESMC目前並未要求歐盟對中國太陽光電產品進行反補貼或反傾銷調查。根據歐盟規定,一旦啟動相關調查,必須在十三個月內完成,歐盟也有可能在調查開始的九個月內先加徵臨時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