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查稅+逮捕 撼動外企對中經商信心

2023/10/24 05:30

中國近期對外企職員展開的一連串逮捕,以及對蘋果最重要的合作公司、中國最大雇主之一的富士康集團進行的調查,再度撼動外商在中國經商的信心。(歐新社)中國近期對外企職員展開的一連串逮捕,以及對蘋果最重要的合作公司、中國最大雇主之一的富士康集團進行的調查,再度撼動外商在中國經商的信心。(歐新社)

監管行動不透明 外商不安只能臆測中國政府目的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彭博報導,中國近期對外企職員展開的一連串逮捕,以及對蘋果最重要的合作公司、中國最大雇主之一的富士康集團進行的調查,再度撼動外商在中國經商的信心。

中國官媒二十二日披露,中國監管機關對富士康展開稅務稽查及用地審查。與此同時,全球最大廣告公司之一的英國WPP集團一名高層與兩名前員工在中國被捕;另,中國法院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近日起訴安斯泰來製藥一名被羈押逾半年的日籍職員。

《日經新聞》二十二日也報導,日本一家金屬貿易商一名中國籍員工,以及可能與該日企有交易關係的中國國企一名員工,今年三月不明原因被捕。消息人士透露,這兩人皆負責稀土金屬業務,在中國收緊稀土管控之際,推測他們可能因涉嫌洩漏相關訊息而遭捕。

報導指出,中國通常不會對其監管機關採取的行動公開說明,導致一頭霧水的外商只能臆測中國政府的目的究竟為何。鑑於中國共產黨的無限權力,如此不透明的經濟監管方式,讓外企高層惴惴不安。中國迄今沒有承認有日本金屬貿易商在地員工被捕,更遑論明確的具體指控。

憂外國影響力 警告國內菁英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蕾蘿說:「我感覺中國領導核心圈確實憂外國的影響力,因為菁英階層中的異議正升高;這不是對外商,而是對菁英釋出訊號:別走上那條路。」

報導指出,隨著房市危機、經濟疲軟,中國政府試圖透過對企業表達支持,以穩定經濟。然而,中國經濟管理能力的觀感,因疫情期間的封控與對阿里巴巴等科技產業的殘酷打壓而受影響。

如同阿里巴巴,富士康現在意外成為北京巨大目標,這家公司向來是中國增長為高科技製造基地的基礎,同時憑著蘋果的光環,也是外企的機會象徵,比如,特斯拉現在將中國作為其電動車的關鍵生產基地。艾蕾蘿說,這顯示中國領導階層中,處理經濟與吸引外資的部門並不處於主導地位,他們只能觀望,並透過宣布開放某些領域,盡量降低對外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