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台股公司更名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台股也有鮭魚之亂?股東會旺季過後,又進入上市櫃公司公告更名「旺季」。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今年已有十七家上市櫃公司申請名稱變更,打平去年十七家的紀錄,全年將改寫更名家數新高紀錄。
二○二一年三月,日本壽司郎跨海來台,祭出姓名含有讀音與「鮭魚」二字相同的字者、可享有五折至九折優惠,引發民眾將姓名更改成包含「鮭魚」二字,被稱為「鮭魚之亂」;相較姓名條例規定個人一生只能改名三次,上市櫃公司則沒這樣的限制。
沒限次數 去年17家今年有望破20家
根據規定,上市櫃公司更名由經濟部核准,只要召開股東會通過更名後,並獲得核准,之後再填具「上市有價證券內容變更申請書」、「換發有價證券作業計畫」等書件後,就可向證交所申請更名;變更案經核准日起三年內,均應以新舊名稱對照揭露,並應於更名後連續三個月,於資訊申報系統公告。
上市櫃公司更名主要因業務變動、公司轉型。例如總太地產去年獲利創下十年新高,但今年股東會卻宣布將更名為「富華創新」,驚嚇到出席小股東,之後前董座吳錫坤以大股東身分出來安撫小股民,解釋是對房市轉為悲觀,更名後營業項目更多角化,未來發展更為寬廣,小股東才釋懷。
生產智能運動穿戴裝置為主的系通科技,今年股東會也通過更名為「正能量智能」,並納入能率集團旗下,未來將由單一運動裝置製造商,跨入運動整合平台,才決定更名。
證交所主管分析,對比歷年來更名家數變化,與股市榮枯有關係,過去每年申請更名多不到十家,但二○二一、二○二二年指數攻破「萬八」,更名也跟著水漲船高,去年奔十七家新紀錄,今年有望破廿家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