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降息近尾聲、AI新應用 半導體及科技股帶動全球股市上漲

2023/07/24 05:30

科技類股在AI新應用帶動另一波多頭上漲,蘋果、微軟、輝達等個股為觀察指標股。(彭博)科技類股在AI新應用帶動另一波多頭上漲,蘋果、微軟、輝達等個股為觀察指標股。(彭博)

■張仲平

時序進入下半年,2023年全球股市普遍上漲,尤其是科技類股在AI新應用的引領之下帶動上漲。全球股市截至7月20日,MSCI全球指數上漲15.28%、美國S&P 500上漲18.11%、泛歐600指數上漲9.19%。由於歐洲通膨仍高復甦較為緩慢故表現劣於美股,尤以通膨最高之英國股市表現最差,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僅上漲2.61%。與台灣科技類股較為相關的NASDAQ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是分別大漲34.37% 與44.70%,實為多頭市場表現。台灣加權指數亦在科技類股帶動下上漲21.41%,櫃買指數則上漲 24.48%,表現不惶多讓。

總體經濟方面,美國就業市場依舊強勁,升息已接近尾聲,通膨有逐步下滑,經濟軟著陸機會大幅增加,加以2024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依據歷史統計資料顯示,美國S&P 500指數在總統大選前一年往往表現最佳,近50年資料顯示選前一年平均漲幅高達 11.8%,美股重回牛市機率升高,其中眾多大型科技類股領頭羊已率先創歷史新高(如NVIDIA、蘋果、微軟等個股)可見端倪。歐洲方面,烏俄戰爭影響性降低,德國GDP連兩季負成長,儘管歐元區通膨有下滑跡象但不若美國明顯,市場預期歐央將持續升息,下半年歐洲經濟依舊遲緩,後續宜關注歐洲能源、糧食價格是否放緩,以緩解工資上漲壓力,致使核心通膨進一步降溫。

一、成長股相較價值型類股重回主流地位,尤以科技龍頭類股率先創新高

預期美國通膨持續下滑,Fed升息接近尾聲,在升息觸頂通膨趨緩下,明年上半年即有降息可能,有利成長型類股表現。以今年表現來看,成長股已重回市場主流,科技類股帶動另一波多頭股市上漲。

二、中美爭霸導致產業脫鉤,地緣政治風險提升,供應鏈面臨重組議題

美中科技戰已無法避免,拜登政府嚴格管制美國高科技業對中國出口半導體技術、元件與設備,企圖阻止中國取得製造先進晶片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與設備,以維持美國的高科技霸主地位。過往台灣廠商在未來科技產業供應鏈面臨重組及選邊站的問題,從台商持續將產能轉至東南亞抑或印度可看出端倪。

三、投資方向︰政府政策支持、產品規格升級與節能環保趨勢之產業。

u新能源產業︰烏俄戰爭導致能源意識抬頭。政策方向支持,綠能產業正面發展。

高科技產業︰人類文明的進步仍將由高科技類股帶領,未來數年 AI將蓬勃發 展蔚為風潮已毋庸置疑。

生技及醫療照護產業︰全球人口老化趨勢不可逆,多數已開發國家已面臨此等 問題,生技產品及醫療照護需求在全球所得提升後具備龐大發展潛力。

x電動車及新能源車產業︰歐洲議會於近日正式批准確定2035年起歐盟完全禁售燃油等相關規章,在政策推波助瀾下,預期電動車滲透率於未來數年仍將高速成長。

歷史經驗再次驗證,升息初期股市多半下跌(2022年上半年),升息中後段期間股市多半上漲(2022年第四季迄今),此次的升息循環也不例外。預期美國經濟衰退機率不大且將緩步復甦,持續看好美股將帶領全球股市回升,進入新的多頭循環。

2023年下半年仍需密切關注貨幣政策變化(全球主要央行升息觸頂時間)、通膨情況、及全球供應鏈移轉對產業消長的影響,這些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影響投資人情緒,但預期隨著供需失衡緩和,許多負面影響將是暫時性的並會在2023年下半年減弱。儘管全球經濟成長跡象仍不明顯,但最壞狀況已過,可擇優逢低布局,建議尋找產業趨勢較明確者投資,如電動車及AI相關科技類股、綠能產業、及相對低波動的基礎建設基金等。(作者為合庫投信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合庫全球核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