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青紅燈》GDP「保2」大作戰

2023/05/03 05:30

主計總處上週五公布第1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概估-3.02%,為近14年來最差,今年GDP陷入「保2」危機。(資料照)主計總處上週五公布第1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概估-3.02%,為近14年來最差,今年GDP陷入「保2」危機。(資料照)

主計總處上週五公布第1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概估-3.02%,為近14年來最差,拖累全年GDP暫下修至1.67%,今年GDP陷入「保2」危機。然而,IMF(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2.8%,即使台灣今年GDP能「保2」,可能連續2年低於全球平均;除基期因素外,也與我國經濟依賴出口有關,現在外需急凍,今年GDP若不想落入難看的「1」字頭,必須想辦法鼓勵投資及刺激消費。

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受惠於轉單效應及供應鏈移轉,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增強;而COVID-19疫情爆發後,由於我國初期疫情控制得宜,在各國紛紛陷入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台灣經濟逆勢成長,2020年台灣GDP成長3.39%,居全球前30大經濟體之冠,2021年經濟成長率更達6.53%,創下11年新高,主因外貿及投資暢旺,當年出口成長29.34%,民間投資實質成長18.9%。

然而,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導致全球通膨飆高,各國央行紛紛升息,抑制全球終端需求,影響我國外貿動能,進而拖累經濟表現;2022年下半年景氣開始急轉直下,我國出口已連7黑,目前未見落底,預估第4季出口才會恢復成長。不過,主計總處認為,目前經濟情勢與金融海嘯時期不同,當時外需急凍拖累內需,民間投資也遽降;現在外需較弱,但消費強勁,投資也沒那麼差。

主計總處預估,疫後特別預算可望推升GDP約0.35至0.45個百分點,因此今年GDP還是有機會「保2」。不過,當前國際間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各國央行決策、地緣政治風險等,都可能影響外需,我國出口能否逐季好轉仍有變數,這場GDP「保2」大作戰,只靠普發現金效益恐怕不夠,政府應該思考更多提振內需措施,以搶救今年GDP。

(鄭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