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強化與中國供應鏈合作 南韓兩面討好 恐兩頭空

2022/08/31 05:30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南韓在下月出席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4)會議前,近日與中國簽署深化供應鏈合作諒解備忘錄(MOU),雙方並決定新設司局級供應鏈合作磋商機制;在美中對抗升高之際,南韓此舉引發兩面討好爭議,也可能最終落得兩頭空。

韓聯社報導,南韓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與中國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二十七日舉行視訊會議時,首度就深化供應鏈合作達成共識,同時決定新設協調磋商機制,以確保在供應鏈不穩定時,雙方仍可維持溝通管道;兩國還就加強經濟領域實質性合作簽署MOU,深化官民交流。

自由亞洲電台(RFA)指出,分析人士認為,在南韓下月參加「晶片四方聯盟」之前,與中國建立供應鏈合作磋商機制,無異給予中國安慰與鼓勵;也透露南韓對中國經濟的高度依賴,成為不得不的選擇。

南韓挨批背叛美國 破壞牽制中國戰略

韓聯社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南韓進口額逾一千萬美元的產品中,從單一國家進口七十五%的共六三六項,其中三五一項來自中國,占比五十五.二%;對單一國家進口依賴度逾九十%的產品共三三九項,中國占一七八項、五十二.五%。

RFA報導,南韓與中國的供應鏈合作引發批評,遭指責破壞了美國主導,在供應鏈領域牽制中國的戰略,對美國是一種背叛。

南韓遊說組織「大韓商工會議所」(KCCI)強調,自一九九四年至今年五月,南韓從未出現對中貿易逆差,但今年五至七月貿易逆差分為十億美元、十二億美元、五.七億美元,除非南韓積極推動供應鏈脫離中國,否則該貿易逆差恐持續下去。

KCCI國際通商副部長Lee Seong woo指出,南韓在半導體與電池等關鍵材料,對中國的依賴度有增無減,顯示南韓必須更改與中國的自貿協議條款,否則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將持續使韓中貿易的失衡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