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證交所成立至今近61年,比現任董事長林修銘年紀還大,只是現在證交所正面臨跟台灣人口一樣的老年化、人才斷層危機,10年內有大量退休潮,不過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已開始計畫招募人才,並進行數位轉型,其中員工教育訓練已快馬加鞭啟動。
林修銘說,1988至1990年間,因證券市場漸進式電腦化及開放證券商設立,證交所大量招募新進人員,組織員額從300餘人增加到600餘人。當時進用的員工,在未來10年內將陸續年滿65歲,證交所確實面臨老年化、退休潮的問題。
因應退休潮 招募資安數位人才
他估算,未來每年需招募28-30人,才能填補面臨的退休潮,其中數位化、資安人才,是短期招募的重點。
林修銘以他在集保推動數位轉型的經驗,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心態,員工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組織的行動力,數位時代不只是由上到下的領導模式,而是要將數位創新、自主意識的思維模式深植每一個員工,成為員工的DNA。
他說,如果使用RPA流程機器人、視覺化分析工具,讓工作流程以RPA取代,就能大幅減少人力;建立大數據平台,將監理的數據模組化,透過數據超前部署,例如大股東股票質押過高、大股東持續賣股等,提前掌握可能有異狀的公司。
林修銘進一步指出,證交所的數位轉型立基於大數據,有三個推動重點。第一、導入企業智慧視覺化分析工具提升人員分析能力,優化市場管理品質與效率;第二、推動證交所數據文化,讓人員熟悉數據帶來的價值及應用方式,加速創新制度、產品與服務規劃;第三、提供分析服務,強化與主管機關間互動關係,共同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