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昨日成交量逾30萬張,為近一個月最大量,股價也創下近月高點。(長榮提供)
法人:短線持續反彈
〔記者陳永吉、王憶紅/台北報導〕由於第3季運價維持在高檔,市場預期將陸續公布的航運股第3季財報,可望繳出比第2季更好成績,加上貨櫃業者對客戶發出最新通知,自12月1日起將再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GRI),且做夢的元宇宙概念股近期回檔,讓資金回到航運股上,昨天航運股成交比重一舉攀升至27%、為近一個月來最高,法人預期,航運股在資金回流下,短線有機會持續反彈。
長榮爆量逾30萬張 量價創近月高點
昨天成交量前10大個股中,就有5檔航運股,其中長榮(2603)成交量逾30萬張,為近一個月最大量,股價也創下近月高點,走勢與陽明(2609)相仿,皆站上短期均線之上,即將挑戰季線反壓,目前長榮季線位置約在128.5元,昨股價收在112元;陽明季線位置約在125.5元,昨收108.5元。
正德Q3財報 三率三升
長榮昨宣布遠東出口到美國及加拿大地區,每TEU(標準20呎櫃)加收900美元GRI,每FEU(標準40呎櫃)加收1000美元,40呎冷藏高櫃則加收2000美元,帶動長榮股價續彈。
此外散裝航運股昨有正德(2641)、慧洋-KY(2637)公布獲利,皆繳出佳績。受惠於運價持續上漲,加上換約後租金大幅攀升,正德第3季財報「三率三升」,每股稅後盈餘(EPS)0.66元,較第2季的0.48元成長,累計前3季EPS1.35元,超越去年全年的0.62元。
正德指出,目前市場仍是一船難求,全球供應鏈危機似看不到盡頭,預期第4季運價可望維持第3季高檔水準,且疫情、塞港、造船速度,並非能立即改善,明年散雜貨輪航運市場景氣均將維持目前熱度。
慧洋-KY10月稅前盈餘10.32億元,每股稅前盈餘1.38元。累計前10月營收達150.7億元,稅前盈餘61.7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8.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