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投資觀點〉原物料行情拉動通膨下的因應策略

2021/11/01 05:30

美國曾發生兩次嚴重的停滯性通膨,導火線是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目前看來重演停滯性通膨的可能性不高。(美聯社)

■趙韶華

在全球央行因應新冠疫情而釋放大量資金的後期,原物料價格隨後上揚,國內外各家分析機構對於原物料價格漲勢與供應鏈斷鏈造成的後續影響各有其說法,整理前因後果分析如下︰

原油供需失衡 導致油價創波段新高

布倫特原油價格創下自2018年10月以來的80美元/桶新高價位,針對未來油價的可能走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來進行分析︰一是石油供給面,雖然10月份的OPEC+部長級會議上並未達成增產的結論,但美國不排除將釋放出戰備儲油以緩解油價的上漲;其次是需求面,之前隨著疫情趨緩,經濟復甦與中國需求拉動對原油的需求逐漸趨緩,國際能源署10月報告預估2021年第四季原油超額需求將逐漸縮減;最後是冬季氣候的預測,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10月初報告預估今年冬季反聖嬰現象(La Niña)發生的機率高達70%~80%,讓市場增加對今年底冷冬機率的預期。相較原油,天然氣的價格在冬季更為關鍵,美國40%的電力來自天然氣,由於歐洲已經出現了天然氣短缺。白宮預期,美國今年冬天的取暖費可能會高出50%以上。

中國電價缺乏彈性,無法向下游傳導成本,發電企業不得不面臨虧損局面,故而缺乏足夠的供給意願。目前地方政府積極建立煤價與火電價格上限浮動機制,電價上調有助於緩解電廠虧損壓力,提高電廠發電意願。

市場擔憂 會不會重演1970年的能源危機?

過往美國曾發生兩次嚴重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導火線是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兩次發生的背景都是與油價大漲,且政府採取政策價格管制措施,導致廠商生產意願低落,進而產生物價大漲,同時伴隨GDP成長衰退的現象。今年雖然是原物料價格走揚,供應鏈不順影響廠商生產,但政府並未干預價格調整機制,且隨著全球逐步走出新冠疫情的陰霾與IMF預期明年全球經濟成長4.9%,目前看來重演停滯性通膨的可能性不高。

話雖如此,全球各經濟體復甦的力道還是將受到包括疫苗獲取能力及政策支持力度差異等因素影響,這是全球經濟復甦面臨的主要問題,各國政府在處理通膨帶來的壓力也將挑戰各國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彈性以及能力。所以,不能避免對短期金融市場股債表現一定會受到信心面與消息面的影響而波動,但回歸到投資配置的思維,良好的資產配置是可以抵禦短期市場波動並從長期經濟成長中獲得回報。可以留意美國相關ETF商品,投資人可藉由複委託進行交易。

(作者為中國信託證券國際金融業務部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