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青紅燈》恆大危機解除了?

2021/10/27 05:30

近來中國市場利空不斷,從監管風暴、恆大危機到限電問題等,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影響。(美聯社)

近來中國市場利空不斷,從監管風暴、恆大危機到限電問題等,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影響。雖然恆大集團21日支付一筆9月23日到期的8350萬美元(約23億台幣)美債利息,暫時化解債券違約疑慮,但與恆大集團總負債1.97兆人民幣(約台幣 8.5 兆)相較,可說是杯水車薪;近期恆大仍面臨幾筆債券到期,債務違約風險未除,猶如一顆大型未爆彈。

這次恆大集團倒債危機,讓許多人聯想到2008年9月爆發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當時雷曼兄弟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衝擊而破產,看起來與恆大的房地產業務相似;因此,恆大債務危機爆發之初,市場出現下一個「雷曼時刻」的說法,一度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事實上,恆大危機與雷曼事件有所差異,所謂「中國版雷曼兄弟」的說法言過其實。

當年雷曼兄弟破產之所以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主要是雷曼兄弟將次級房貸、垃圾債券等包裝成衍生性金融商品,即所謂的「連動債」,這些商品透過銀行銷售到海外,導致雷曼風暴席捲全球,當時台灣也有不少連動債的受害者。雖然恆大債務規模也相當龐大,但恆大並非金融業,各國金融業曝險也不高,例如台灣金融業曝險僅約22億元;因此,恆大倒債雖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重擊,但不致於掀起全球金融風暴。

不過,除了恆大危機之外,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榮景不再,房地產開發商違約率上升,恐怕還有不少未爆彈;何況,習近平主政下,中國政經風險不斷升高,企業可能突然遭整肅或限電,經商環境快速惡化,中國市場可說是危機四伏。因此,繼美中貿易戰後,可能掀起另一波撤中潮,全球供應鏈重組方興未艾,「短鏈」取代「長鏈」,「在地化」、「區域化」取代「全球化」,台商應重新思考全球布局。(鄭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