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電商物流〉網家新倉庫明年上線 找回24小時到貨競爭力

2021/09/13 05:30

三級警戒期間出現生活類與食品類恐慌性購買,導致網路家庭失去24小時到貨競爭力。(網家提供)

記者陳炳宏/專題報導

網路家庭集團(8044)董事長詹宏志說,三級警戒期間出現恐慌性購買,過去一張訂單商品數平均5-6種,這次卻出現70-80種商品數,只要其中一種商品缺貨,整張訂單出不了貨,而且訂單內容物與平日內容也不同,這導致網路家庭在這段期間失去24小時到貨競爭力。

網家表示,這次全部品項集中在生活類與食品類,造成專做生活食品倉庫負荷過重成為出貨破口,一次訂貨數量多,消費者只能在有限數量選擇下重複下單,撿貨也因此需重複撿,造成網家撿貨頻次高出平常20倍。

訂單越積越多 根本消化不了

網家表示,雙11訂單雖爆量,但2-3天後就可處理完,而五月疫情爆單,是爆滿整個倉庫,當時訂單多到累積20幾萬張無法處理,每天訂單且陸續進來,越積越多,加上網家倉庫物流同仁因周遭親友染疫被匡列,人力無法全員到齊,延遲出貨越見嚴重。

網家表示,新A7倉庫明年上線,現有能量將增加2倍,有助網家的競爭優勢。不過新的消費者行為模式,將會在新物流倉儲系統納入考量,規劃更多能力應變。

詹宏志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爆單經驗,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態圈,網家也計畫透過私募2,100萬股資金進行增資,期望募集15億元~20億元資金,引進策略投資的機會。

業者建議 思考物流共享合作

iKala(愛卡拉)董事、也是前Google台灣總經理簡立峰表示,電商倉儲需要高度資本投入,而且需要提早規劃投資,這場如臨時暴雨般的需求,網家物流佈局稍晚了一點,經過這次教訓,業者會思考未來趨勢將持續增加倉儲。另外,台灣要找物流場地並不容易,是否有物流共享的合作機會,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

簡立峰說,物流對電商而言,就是接觸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尤其疫情期間,大家都希望儘速收到貨,在零售、銷售、甚至便利商店都有自己的物流情況下,電商重建自己物流不見得可立竿見影,且重複投資也很可惜,如果物流可以合作共享,不需每家業者都建最後一哩,就可減少街上物流車的數量,也可提供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簡立峰也認為,各區消費者需求不同,電商要更精準預測各區需求,「因為需求大,所以可以促進電商數位轉型,這次經驗應該會發現更多消費者需求,才能進化下一階段疫情的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