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東歐呼籲 抵制中國腐蝕性資本

2021/08/24 05:30

今年六月羅馬尼亞政府批准法案,禁止華為參與該國的5G網路建設,並中止與中國在Cernavoda核電廠的合作。圖為Cernavoda核電廠的全景。(法新社資料照)今年六月羅馬尼亞政府批准法案,禁止華為參與該國的5G網路建設,並中止與中國在Cernavoda核電廠的合作。圖為Cernavoda核電廠的全景。(法新社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德國之聲報導,歐盟越來越多中東歐成員國已看清中國的投資本質,認為來自中國的投資就是腐敗的,呼籲抵制中國的「腐蝕性資本」,以免中國對其政策產生腐蝕性影響。

「腐蝕性資本」是華府國際私營企業中心(CIPE)首創的概念,指缺乏透明度、問責制度和市場導向的外部資金來源。CIPE負責領導研究腐蝕性資本的霍茲(Eric Hontz)表示,來自中國的這些投資,將對歐盟產生影響。

總部位於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的中歐亞洲研究所(CEIAS)所長辛馬爾奇克(Matej Simalcik)指出,腐蝕性資本通常來自中國和俄羅斯這種獨裁政權,這些政權利用資本接受國的治理漏洞,影響後者的決策過程。

華府專家︰立陶宛強硬態度 揭開中國面具

今年二月立陶宛退出十七加一(東歐國家+中國)高峰會;辛馬爾奇克說,立陶宛的例子顯示,中國在中東歐的影響實際上是脆弱的,愛沙尼亞可能跟進,但或許會採取比立陶宛更巧妙的方式。霍茲則說,從某種意義而言,立陶宛為歐盟揭開了中國的面具,顯示中國是一個在政治方面採取零和策略的重商主義大國。

此外,二○一八年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把中國與保加利亞的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但在美國的壓力下,保加利亞改變了態度。

今年六月,羅馬尼亞政府批准法案,禁止華為參與該國的5G網路建設,並中止與中國在Cernavoda核電廠的合作。與其他中歐國家相比,中國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投資金額較少,且這兩國都將歐盟和北約放在優先位置。

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全球安全研究計畫主任韋格(Mikael Wigell)表示,現在歐洲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利用其投資來獲得影響力,並試圖分裂歐盟,華為就是一記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