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司法熱點〉台積電專利布局深 格芯告侵權2個月解決

2020/10/04 05:30

大立光VS.先進光 官司審理進度表

記者張文川/專題報導

大立光與先進光的專利、侵權糾紛,纏訟8年仍未能得解,令不少企業界懷疑台灣的專利訴訟環境是否有待改進?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前理事長、現任副理事長林宗宏認為,台灣是國際知名的專利大國,產業極具創意,但專利訴訟案件的原告勝訴率相當低,也影響大企業在台灣打專利戰的意願。

原告舉證限制偏嚴 台灣專利訴訟勝訴率低

智慧財產法院統計,2008年至今年6月的專利訴訟,原告一審勝率僅12.9%、和解率8.5%、敗率高達52.7%。新收專利案件也呈微幅下滑趨勢,2012年達到232件高峰,最近5年都在94件至115件間低盪,今年上半年新收60件。

林宗宏指出,專利實務所見的司法環境確實比以前差,法院對原告的舉證要求與限制偏向嚴格。企業主好不容易拿到專利權,提告後卻多是被判專利無效或不侵權,以致對於在國內打專利訴訟的信心降低,勝率過低確實導致訴訟案量減少,官方也開過不少研討會想改善,但尚未見成效。

林宗宏表示,專利權的特性之一是屬地主義,同一專利要至各國申請專利,跨國企業就算打專利官司,也會選擇至最有利、最容易贏的國家打,但往往不會是台灣。目前公認以德國、美國德州對原告最為友善,但美國的訴訟費用特別高,也須考量成本。

林宗宏說,與其被侵權後再來興訟,更重要的是「專利布局」,不讓對手有輕易捷足先登或被挑戰的機會。平時就該注重專利經營與維護,掌握手中籌碼,注意競爭對手的動態。

林宗宏舉例,去年8月台積電被格芯(GlobalFoundries)在美國、德國控告侵犯其16項專利晶片技術,台積電1個月後提出立即反制,在德、美、新加坡反控格芯侵犯25項專利。

10月底雙方互相撤告,並達成半導體技術專利交互授權10年的協議,短短2個月就解決可能纏訟數年、且兩敗俱傷的「準僵局」,而能繼續心無旁騖在人工智慧、5G領域研發的關鍵期向前衝刺。台積電能夠如此快速反應,可見其對專利權的經營管理有多用心。

林宗宏說,台灣是專利大國,專利法規其實也算修正得相當快。國內法規基本上相當完備,只是因環境的關係,一般產業與國際合作、競爭的機會較少,欠缺國際專利訴訟的經驗。而智慧財產保護也是上市公司的評鑑項目之一,企業須更重視專利的保護與維護,才能將台灣源源不絕的創意效果發揮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