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貿易戰效應〉供應鏈重組 學者:產業轉骨好時機

2019/11/04 05:30

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先進製程的領先優勢,獲美國「電子復興計畫」邀請加入。(歐新社)

記者吳佳穎/專題報導

美中貿易戰導致全球面臨供應鏈重組,台灣迎來台商回流熱潮,今年台商回台投資金額年底有望上看8,000億元。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台灣要趁此機會轉型,讓高值化產業回流,並打造利於新創生根發芽的環境,擺脫代工王國,朝向「創新驅動」的產業發展。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鍾俊元指出,美中角力將轉往科技戰發展,建議台灣把握機會與美方合作,進行下世代科研。

打造新創環境

引領產業轉型

張建一指出,台灣一路從勞力密集的食品、紡織業,到資本密集的石化、鋼鐵產業;直到80年代開始發展ICT產業,自此從「(生產)要素」驅動轉為「效率」驅動,儘管當時台灣也有筆電品牌,如宏碁、華碩等,但仍以代工零組件為主,讓台灣成為美國品牌的代工夥伴。

張建一指出,零組件代工基本上就是「無名英雄」,營收高度依賴品牌營運,過去幾年國內蘋概股股價常因蘋果新機銷量、財報內容等出現劇烈波動,且因定價能力受制於品牌端,只能以「cost down(壓低成本)」的方式獲利,導致多年來國內薪資漲幅有限。

過去台灣代工廠之所以能提供客戶「高CP值」的代工,主要受惠於國內土地、水、電、人力相對便宜。但張建一認為,台灣產業環境已不同以往,建議產業朝「創新」驅動的方向發展。

打造品牌形象

供應鏈續發展

近期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將台灣與德國、美國、瑞士並列4大創新國。張建一認為,台灣產業創新能量主要在於零組件研發,在此根基下,台灣要營造利於新創發展的環境,透過資金面、法規面、產學合作等,培育國內新創。

張建一指出,隨著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平台經濟、綠能產業興起,新創事業出現許多利基。以電動車為例,過去台灣因為無法自行製造引擎,因此難以跨足汽車產業。但隨著電動車興起,馬達取代引擎成為電力來源,這將成為台灣跨足汽車產業的契機,目前國內也有「特斯拉供應鏈」支持有此構想的新創業者投入。

他認為,透過打造國內利於新創發展的環境,讓創意的種子生根發芽,慢慢長成「隱形冠軍」,藉核心優勢取勝,專注在少量多樣、高價質優、講究差異化的利基產品,透過隱形冠軍打造品牌形象,將帶動國內供應鏈持續發展。

美中科技角力

台美攜手研發

隨著美中達成初步貿易協議。鍾俊元認為,未來科技戰將成為美中新戰場,且隨著雲端科技發展,科技戰限制力道將更為擴大。以IC設計關鍵軟體「EDA Tool(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為例,先前華為遭列實體清單,當時EDA供應商只能暫停更新軟體,但華為仍可使用未更新的EDA Tool,未來相關軟體若轉為雲端使用,美方可以透過查封中國帳號方式進行,屆時中企研發工作將因此中斷。

此外,隨著美中科技角力升溫,雙方分別祭出一系列科技研發政策。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在2017年6月啟動「電子復興計畫(ERI)」,希望帶領美國IC設計重回領導地位;中國則在今年2月推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計畫在2030年突破量子通信、 量子計算機、網絡安全、大數據、智慧製造和機器人16項關鍵技術。

鍾俊元認為,雙方在科技角力過程勢必會尋找盟友,台灣堅實的半導體實力,將成為一大優勢;以目前科技進展來說,美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遠高於中國,台灣則有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先進製程的領先優勢,雙方得以互補,目前台積電也有受邀加入ERI計畫。